暴流:香港六七暴動風物誌

作者: 陳永健
出版社:青森文化
出版日期:2024/01/26
優惠售價
NT$498~549
商品編號: 9789888822553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 「張學」研究專家——陳永健耗時十年之力作!
      ★ 史詩式格局描寫的首部香港六七暴動長篇鉅著,並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鼎力資助!
      ★ 香港兒童文學家及台灣國文學系教授等傾力推薦。

      香港作家陳永健曾多次出版研究張愛玲的專書,包括《初挈海上花》、《初挈海上花》台灣版、《三挈海上花──張愛玲與韓邦慶》等學術著作。著作已被收入中、日、台多間大學圖書館成為館藏。

      長篇小說《暴流》是中篇小說《娘蕩吟》的續寫。中篇寫上世紀六六年「澳門一二.三事件」的一闕哀歌,而長篇則將六七年「香港暴動」的始末過程娓娓道來,如同一齣文字紀錄片,全方位透視香港近代暴動史的重要一頁。

      書名緣起:

      暴流(Ogha)是梵文「諸般煩惱」的異名。《楞嚴經》卷二亦有:「阿難,譬如暴流,波浪相續。前際後際,不相踰越。行陰當知,亦復如是」的經訓。這也配合本書全文,則上世紀六七年發生於本土長達逾一年的大大小小動亂後,香港跟著便走向全面經濟起飛的時代,成功締造出今日舉世馳名的國際城市地位,可見六七暴動是本土今昔榮辱的分水嶺。本書的起始用意是全面呈現六十年代香港的民風習俗和文革紅潮下的社會困局。亦是香港首部以六七暴動入文的長篇小說。

      據天文學現象顯示,龍捲風的「漩渦狀氣流」是由下而上的捲動,而暴流的「下沉氣流」則由上而下的擊降。這也符合書名的寓意,則當年黨中央造反派及四人幫策動的文革瘋潮,一度由北而南的席捲港、澳,徹底改變兩個殖民區的政治生態。這個六十年代三生三旦的世情故事,亦可視為「大陸文革」與「港式傷痕文學」的一次偶遇。

    好評推薦

      「用文學手段來敘述描寫這一重大事件,這部三十萬字的《暴流》堪稱是第一位,無出其右,所以值得大力推薦。」——宋詒瑞,香港兒童文學作家、香港作家聯會監事

      「上一世紀六十年代香港變幻盡成《暴流》筆下風雲,鑑往知來,值得台港讀者思之再三。」——曾進豐,台灣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抒情寄意,就像一齣文字紀錄片。追憶香江動盪年華,筆觸細膩,溫婉動人。」——譚俊立,台灣錢櫃雜誌社長及總編輯

      「以文革為題的小說多不勝數,但以香港六七暴動為背景的則鳳毛麟角。《暴流》寫三對男女的故事,細數時代荒唐和百姓種種無奈。十年磨一劍,作者毅力可嘉。」——桑芸薇,文學評論家

    規格說明
    • 叢書系列:Novel
    • 規格:平裝 / 404頁 / 17 x 23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