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立法院被占領,那些沒被分配到語言權利的人開始說話,議會原本的意義才顯露出來。──港千尋
一九八○年以降,全球化加速,各國公民運動在這個浪潮下風起雲湧,是對不公不義的反抗,也是一次次民主出路的新實驗。關心公民運動的國際知名攝影家、日本學者港千尋長期走訪各國運動現場,2014年,他在台灣的太陽花運動發現了「革命的做法」。
非暴力,不奪權,這場革命很特別。在各國民運紛紛遭到政府武裝驅離時,太陽花運動卻以和平的訴求成功扭轉輿情。它是如何辦到的?
「我們必須洞悉自己與這些聲音的關係,聆聽這個被佔領的都市空間中學生與人民所發出的『聲音』。」港千尋擅長解析空間中人群的「移動」與「身體布局」,他見證了學生們如何透過都市與議會空間的另類使用,傳達出民主的理念與現實。在這本攝影文集裡,除了呈現作者穿梭各公民運動現場的紀錄與分析,更拆解了太陽花運動的元素:黑箱、議會、向日葵、身體性……生動地呈現了一場時代洪流中的創意革命,彷彿告訴世人:如果你想革命,且看太陽花怎麼做。
=====
作者簡介
港千尋
1960年9月25日出生於日本神奈川縣,為國際知名攝影家、評論家、影像人類學家,大學教授及藝術策展人。1984年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系畢業後前往南美洲各地長期駐留,自1985年起,以巴黎為據點展開攝影家及評論家的工作。1995年起任教日本多摩美術大學,現任多摩美術大學美術系教授。
港千尋為傑出藝術策展人,曾擔任2007年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策展人以及2012年台北雙年展微型博物館策展人,2014年7月起,擔任2016年愛知三年展藝術總監。他亦為知名攝影家、攝影評論人,舉辦過多項攝影個展,作品並獲法國國家圖書館、東京都攝影美術館及紐約現代美術館等收藏。他出版多本攝影集,其中《文字的眾母親》曾發行中譯本(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
港千尋善於解析空間中的「群眾」及其「移動」背後所顯示的意涵,尤其親臨世界各地公民運動,作為他的觀察場域。2014年台灣太陽花運動期間進入立院採訪,著作本書。
譯者簡介
林暉鈞
畢業於國立藝專,為國內知名小提琴家。醉心哲學與當代思潮,2011年起引介並翻譯日本思想家柄谷行人著作,已出版《論理21》、《柄谷行人談政治》、《世界史的結構》、《哲學的起源》,另譯有《高山寺的夢僧》、《當村上春樹遇見榮格》等書(均由心靈工坊出版)。
=====
【推薦序一】暗箱中的詩學反叛/龔卓軍
【推薦序二】心中默念著島嶼天光/吳佳璇
【中文版序】革命就像不結束的變奏曲/港千尋
佔領國會的背景
第一部 時代之聲
群眾的議會/群眾的反叛/另一個議會/創造出來的民主
第二部 革命的做法
黑箱/議會/向日葵/身體性/配置圖/醫療站/翻譯部/緊急通道/教室/交通標誌/具體性/繩結/補給/都市的模型/歌/轉播/意見/照片/版畫/交織/報民
太陽花運動大事紀
謝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