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工作:理論與實務工作手冊

作者: 李易駿, 李宜興, 賴兩陽, 黃彥宜, 吳明儒, 黃肇新, 張麗珠, 黃盈豪, 林萬億
出版社:雙葉書廊
出版日期:2020/06/10
雙葉
優惠售價
NT$400~442
商品編號: 9789579096744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本書的編撰希望社會工作界重新重視「以社區為對象之工作方法」的重要性。

     
      不論是以社區為基礎的兒童保護、學校社會工作、脫貧計畫、老人關懷、長期照顧、精神復健、防災計畫、犯罪預防,或是社區發展、社區營造、社會住宅等等,都需要以社區為對象、場域的工作方法的介入。
     
      本書從基本概念談起,接著討論社區工作過程化,從社區評估開始,進入社區規劃,再到組織社區、策略動員,進一步談社區充權,最後談社區能力建構。
     
      此外,加上臺灣社會流行的社區總體營造,以及最近政府積極推動的農村再生、地方創生,以及將成為高齡社會必須面對的共生社區,和因應天災不斷而須強調的社區防災,最後將原住民部落工作納入討論。
     
    本書特色
     
      兼具理論與實務操作。
      引進新知識,與國際接軌。
      實施跨界與跨專業的整合。
      以本土素材和案例為主的實務引介。

     

    目錄

    PART 1 基本概念

    第01章 總論/林萬億
    壹、什麼是社區?
    貳、什麼是社區工作?
    參、臺灣的社區發展史
    肆、社區工作模式
     
    第02章 社區工作的步驟/李易駿
    壹、助人歷程與社區工作實務
    貳、社區工作公開行動前的預備階段
    參、組織社區居民推動工作
    肆、永續發展階段:工作者退出社區
     
    PART 2 社區工作過程化

    第03章 社區評估/李宜興
    壹、進入社區與關係建立
    貳、認識社區
     
    第04章 社區規劃/李宜興、賴兩陽
    壹、社區議題與目標形成
    貳、行動方案與計畫成形
     
    第05章 組織社區/賴兩陽
    壹、組織社區的意義、功能與類型
    貳、組織社區的方式
    參、組織社區必備的能力
    附錄
     
    第06章 與社區同工/李易駿
    壹、與社區同工的類型、意義與目的
    貳、與社區團體合作的步驟
     
    第07章 策略行動/黃彥宜
    壹、增進對社區問題的覺察
    貳、策略行動實施
     
    第08章 充權與社區工作/黃彥宜
    壹、充權概念的起源與意義
    貳、權力是充權的核心概念
    參、社區居民產生無力感的情況
    肆、充權的實踐
    伍、社區充權的策略
    陸、檢視社區充權的指標
    柒、如何成為充權的社區工作者
     
    第09章 社區能力建構與運用/吳明儒
    壹、社區實務工作模式
    貳、社區能力的意義與建構
    參、社區能力的指標與運用
    肆、社區能力在社區工作上的運用
     
    PART 3 社區發展、防災與部落工作

    第10章 社區發展(一)/林萬億、李易駿、吳明儒、賴兩陽
    壹、社區總體營造
    貳、社區產業發展
    參、社區守望相助
    肆、社區文化發展
    伍、社區照顧服務
    陸、社區健康營造
     
    第11章 社區發展(二)/黃肇新、林萬億
    壹、農村再生
    貳、地方創生
    參、共生社區
     
    第12章 社區防災/張麗珠
    壹、臺灣常見的天然災害
    貳、社區防災整備
    參、家庭防災整備
    附錄
     
    第13章 部落工作/黃盈豪
    壹、議題背景
    貳、原住民族社會工作與部落工作的推動
    參、部落工作實務

    規格說明

    平裝 / 376頁 / 17 x 23 x 1.8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