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情書:文協時代的啟蒙告白

作者: 國立臺灣文學館, 林佩蓉, 黃小蛋, 蔡明諺, 黃信彰, 邱函妮, 陳淑容, 陳婉菱, 石婉舜, 張晏菖, 陳佳琦, 李家驊, 鄭有傑, 王嘉玲, 黃子恩 出版社:前衛 出版日期:2022/01/05 ISBN:9789578019966 定價:450元
前衛
優惠售價
NT$383~424
商品編號: 9789578019966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內容簡介

      文協百年,從一開始。

      國立臺灣文學館文協百年鉅獻
      「百年情書.文協百年特展」展覽專輯,珍藏推出

      臺灣文化協會成立於1921年10月17日,其組成以知識階級青年為主,並以設置讀報社、講習會,舉辦文化演講,提倡文化演劇,巡迴放映教育電影等方式,在臺灣社會各階層推展啟蒙運動。1927年1月,因政治路線分歧,文協左、右分裂,其形態由原先的民族主義啟蒙文化團體,變換成為無產階級啟蒙文化團體。至1931年底,總督府加強取締島內左派組織,新文協因此終止活動,但文學運動持續進行。

      適逢文協百年紀念,國立臺灣文學館以「百年情書.文協百年特展」向大眾敘述百年來不曾中斷的文化活動,以「情感面」的詮釋角度,將文協的啟蒙運動,轉譯為文化人追求大眾的情史,並藉由賴和、蔡培火、盧丙丁、陳澄波、李献璋、林氏好、楊逵等文協參與者的視角,重述百年前文協的精神與理想。

      此次特展曾入圍2021年金點設計獎(空間設計類)並榮獲「2021 Muse Design Awards」競賽金獎,本展覽專輯保留了展場內的文物、影像資料,也邀請音樂、繪畫、歷史、文學、社會運動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藉由多元、開放的研究視角,展現不同學科的敘事風格,期望能呈現百年前文協洋溢青春色彩、追求啟蒙革新的繽紛樣貌。

    本書特色

      1.國立臺灣文學館「百年情書.文協百年特展」圖錄,收錄本展覽文物與相關影像資料,透過紙上策展、故事再現、文協小知識,全面展現以「情書」轉譯文協百年的概念與體驗。

      2.邀請不同領域之研究者、工作者,透過音樂、繪畫、歷史、文學、社運等面向全面探討文協,結合策展子題,收錄數篇深度專文延伸解析。

      3.精美設計印刷,完整典藏特展內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蔡明諺


      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

    林佩蓉

      國立臺灣文學館研究組組長。

    黃小蛋

      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研究所碩士。

    陳淑容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黃信彰

      人文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及國內多處文化園區執行長。

    邱函妮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助理教授。

    陳佳琦

      石學文化工作室負責人。

    陳婉菱

      曲盤聽講文化工作室/文藝總監、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博士班、著有《詞曲之外:奧山貞吉與日治時期臺灣流行歌編曲》。

    石婉舜

      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張晏菖

      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碩士論文《反思社會運動者自我:「編輯者賴和」與《灣民報》的戲劇》獲得 二○二○年臺灣文學傑出博碩士論文獎。

    李家驊

      導演。

    鄭有傑

      導演。

    王嘉玲

      國立臺灣文學館展示組研究助理。

    黃子恩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

     

    目錄

    【前言】
    文協的啟蒙,如一代接一代的情史/蘇碩斌
    一〇〇是從一開始的──「百年情書.文協百年特展」之初及其後/林佩蓉
    為展覽現身的六位說書人/黃小蛋

    【第一章 邀請】
    ●這帖藥能不能帶來幸福●──一九二〇年代的又冷又熱、狂飆寂寥
    (情書與說書人介紹)
    吹奏激勵民眾的進行曲:賴和與臺灣文化協會/蔡明諺
    文物故事──說書人:賴和
    文協動知識──竹林事件

    ●學問是人人都攏著ài有●──一起來認字,知曉天下事
    不為誰而做的歌──蔡培火戰前活動及其〈臺灣自治歌〉/林佩蓉
    文物故事──說書人:蔡培火
    文協動知識──台南教會報

    ●情意更澎湃,路線卻岔開●──文協的分進合擊
    (情書與說書人介紹)
    臺灣工運「頭兄」盧丙丁/黃信彰
    文物故事──說書人:盧丙丁
    文協動知識──張深切〈徒步旅行之名人題字錄〉

    【第二章 相視】
    ●線條與色塊裡有你的模樣●──臺灣文藝聯盟接棒的繪畫活動
    (情書與說書人介紹)
    陳澄波與一九二〇年代的臺灣民族運動/邱函妮
    文物故事──說書人:陳澄波
    文協動知識──文學與美術的交會

    【第三章 起身】
    ●同心,向民間跑去●──一九三〇年代的民間文學文化運動
    (情書與說書人介紹)
    由詩的空想開出可愛的美麗花朵:李献璋與《臺灣民間文學集》/陳淑容
    文物故事──說書人:李献璋
    文協動知識──消失的〈壽至公堂〉

    ●情感有速度,我們的耳朵靠在一起●──一九三〇年代的聲音展演場
    (情書與說書人介紹)
    遇見林氏好──一個奇女子的音樂漫遊/陳婉菱
    文物故事──說書人:林氏好
    文協動知識──一九三〇年代音樂界的四大天后

    ●舞臺上下,戲棚內外,以戲劇貫穿●──戰爭前後的文化運動
    (情書與說書人介紹)
    燃燒的熱情:臺灣文化協會與演劇/石婉舜、張晏菖
    文物故事──說書人:楊逵
    文協動知識──歌仔冊是什麼?


    【第四章 回望】
    一些老掉牙的話:臺灣文化協會對今日臺灣的意義/陳佳琦
    文協地圖
    你我相遇之初──《午後的懸崖》/李家驊、鄭有傑訪談;黃小蛋整理
    未停歇的文化運動──一九四五終戰之後的文學精神「文化協會年表」
    展場導覽──走入啟蒙的現場,打開文協的情書/王嘉玲

    參考書目展品清單
    撰文者簡介・策展團隊及感謝名單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