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正義:一位聯邦檢察官的首度告白,顛覆你心中的公平和真相

作者:普里特‧巴拉拉(Preet Bharara) 譯者:張國儀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0/08/27 定價:480元 ISBN︰9789573288534
遠流
優惠售價
NT$380~419
商品編號: 9789573288534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為什麼普通人也該讀這本書?
      因為你我對別人的輕率判斷,可能影響那個人的一生,或你我自己的一生。
      ──范疇/跨界思考者
     
      ★ 空降《紐約時報》暢銷榜 #4!上市首月銷量即破六萬冊!
      ★ 《衛報》2019年度選書
      ★《華盛頓郵報》、《衛報》等全球各大權威媒體書評一致讚揚
     
      只要我們所遇到的人不夠仁慈、不夠正派、缺乏人性,而且根本不認同自由平等,那麼自由平等就不可能存在。只有人類能給予自身自由,法律和司法機構無法做到。──克萊倫斯.達洛(Clarence Darrow)/辯護律師

      出生十九天大的女嬰卡琳娜在醫院遭人擄走,二十三年後,她與親生父母團聚,綁架她的養母則被送上法院,準備面對法律的制裁。

      養母當年因為流產多次,又極度渴望小孩,才犯下案件。但悲傷的親生父母希望從重量刑,以眼還眼。卡琳娜感念多年來的養育之情,因此中途就停止和檢方合作,甚至不願出庭。

      如果你是檢察官,會怎麼做?要求卡琳娜出庭作證,親自送養母坐大牢?但這會對卡琳娜造成二度傷害,也影響養母十四歲小兒子往後的人生。還是採取較溫和的方法,保護卡琳娜的心理?但是誰來彌補親生父母多年來受的苦?

      這案子到底要怎麼判?並且,判刑多久才公平?

      前聯邦檢察官巴拉拉,經手過許多充滿爭議性的重大案件,包括集體詐領退休金、名人貪腐、食人魔警察等,有如一集一集精彩的美國法律劇。透過複雜的案件角度,他帶我們一起思考,怎樣才叫做伸張正義?當事人不願追究太多時,檢察官是否該對被告窮追猛打?什麼才叫做保持中立的態度?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經常得面對這樣的思辯,每一天,在家中、學校、職場和網路上,有多少自以為是的審判正在進行?我們又要如何看待與行動?作者在本書談及的法律,還有領導力、抉擇力和職業道德等等,都是我們追求公平與真相的路標指引。許多問題並沒有百分之百正確的答案,學習擴展自己的思考範圍,找出相對完善的解方,正是我們每個人改變生活、改變世界的最大功課與力量。
     
    名人推薦

      王鼎棫/法律白話文運動資深編輯
      范疇/跨界思考者
      黃帝穎/律師
      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醫師
      賴瑩真/律師
      顏擇雅/出版人‧作家
      ──共同推薦(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如作者提醒,再完美的法律也有界限,因為解讀的人會犯錯,而任何一個恣意揮灑生殺大權的人,都是獨裁者,這也將是台灣國民法官登場後,亟欲避免的歷史共業。──王鼎棫/法律白話文運動資深編輯
     
      本書全是真實案例,你不必是法律人也看懂。為什麼普通人也該讀這本書?因為你我都應切記:對別人的輕率判斷,可能影響那個人的一生,或你我自己的一生。──范疇/跨界思考者
     
      人們無法說國家遵行「程序正義」後,必能找到「實體正義」。但可以確定的是,未遵守「程序正義」,無從找到「實體正義」,這是民主法治國與獨裁專制國的最大差異,更是國家文明與否的重要判斷指標。──黃帝穎/律師
     
      十歲男童室內踢球,撞到液晶電視,砸下來壓死一歲男嬰,該不該判死刑?
      三十歲新住民,被公公汙辱多年,一刀戳進他的心臟,該不該判死刑?
      六十歲兒子,照顧九十歲媽媽三十年,心力交瘁,用枕頭悶死她,該不該判死刑?
      我們屏息,尋找正義。──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醫師
     
      一則又一則的故事,也是每一個活生生的人,在犯罪與正義的天平兩端不斷拉扯搏鬥的真實經歷。作者透過這些故事反覆進行辯證,究竟什麼是正義?堪比哲學論證的精采過程,即將展開。──賴瑩真/律師

     

    作者簡介

    普里特‧巴拉拉(Preet Bharara)


      自二○○九年至二○一七年間服務於紐約南區檢察署。巴拉拉監理所有刑事與民事犯罪的調查及訴訟,同時也主管超過兩百位美國聯邦檢察官,他們處理的案子包括了恐怖主義、毒品與軍火走私、金融與健康保險詐欺、網路犯罪、公職人員貪瀆、幫派暴力、組織犯罪,以及民權侵犯等罪行。《紐約時報》形容他是「全美最積極打擊犯罪,也最直言不諱的檢察官」。

      二○一七年,他以傑出駐校學者的身分,成為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他是Some Spider Studios媒體公司的執行副總裁,也是CAFÉ網站「聽普里特怎麼說」Podcast節目的主持人,內容主要在探討司法與公正性等相關議題。巴拉拉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哈佛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同時也是該校法律評論(Columbia Law Review)的會員。

    譯者簡介

    張國儀(Gloria Chang)


      紐約州立大學經濟學士、紐約理工學院大眾傳播碩士。曾任紐約長島News 12新聞台記者、國內多所大專院校應用外語系講師、國立台灣大學土木系杜風電子報創刊主編。現為台大土木系BIM研究中心出版平台總編輯、台灣BIM聯盟營運長。譯有《失控的數據》、《未竟之業》、《動起來,拒絕坐以待斃》、《Presentation Zen簡報禪》系列、《好設計—改變世界的力量》、《先別急著吃棉花糖》、《你所不知道的葡萄酒》等數十本書。

     

    目錄

    前言/能伸張正義的是人,不是法律

    第一部 查核真相
    開場
    真相有時難以一眼看穿:男孩們
    真相跟你以為的不一樣:城市鄉巴佬
    黃金調查員:黑道剋星肯尼斯.麥卡比的工作倫理
    確認偏誤:第十七號潛伏指紋
    嚴格之必要:桑德維之死
    好奇心與查核:問最基本的問題
    訊問的原則:沒有粗暴野蠻的必要
    告密者:合作證人所面臨的道德危機
    持續性與創新變化:司法創意
     
    第二部 提出控訴
    開場
    磨人的司法機器
    天理不容
    放手
    文化
    司法寶萊塢
     
    第三部 審判
    開場
    獲得公正的審判
    法官
    審判
    三大巨頭
    判決
     
    第四部 懲罰
    開場
    卡琳娜寶寶綁架事件
    蒼蠅王
    在司法正義之外
    致謝

    規格說明
    • ISBN:9789573288534
    • 叢書系列:綠蠹魚
    • 規格:平裝 / 432頁 / 14.8 x 21 x 2.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