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十七章,約五十三萬字,呈現西方戲劇的演變,從公元前八世紀開始,至二十世紀末葉結束。主要內容概由以下三方面循序鋪陳:一、戲劇史。呈現每個時代戲劇的全貌,探討其中傑出作家及其代表作,對於許多次要作品也盡量勾勒出輪廓。二、劇場史。介紹各個時代與戲劇表演有關的場地、設備與人員,並配合適當圖片輔助理解。三、戲劇理論。擇要介紹西方從遠古至當代的主要戲劇理論,並且針對它們的文化特徵與歷史淵源作全面的探討與深入分析。例如,古典希臘亞里斯多德的《詩學》,以及法蘭西學院關於「新古典主義」的論述,均曾發生過劃時代的影響,遂以相當的篇幅予以詮釋;至於其它時空的理論,也多有著墨。
作者以深入淺出的筆法,多聞闕疑的治學態度,寫就這部規模龐大、體系完備的巨著,實為探究西方戲劇的經典之作。
推薦序
自 序
各章校訂學者名錄
上冊
第一章 古代希臘:從開始至公元前三世紀
摘要
1-1 戲劇的資源和前驅:史詩和史詩集成—3
1-2 悲劇的起源—4
1-3 獸人劇與喜劇的起源—6
1-4 仿劇—8
1-5 戲劇節的安排與演進—9
1-6 雅典的酒神劇場—11
1-7 雅典的興盛與沒落—14
1-8 現存悲劇的題材、結構與成規—15
1-9 第一個悲劇家:艾斯奇勒斯—16
1-10 第二個悲劇家:索發克里斯—20
1-11 第三個悲劇家:尤瑞皮底斯—24
1-12 喜劇家:阿里斯陶芬尼斯—30
1-13 新喜劇作家:米南得爾—33
1-14 希臘化時代的劇場和演出—36
1-15 《詩學》—38
1-16 雅典沒落,戲劇淡出—41
第二章 古代羅馬:從開始至十五世紀
摘要
2-1 羅馬戲劇的背景:歷史、政治和宗教—45
2-2 愈來愈多的節日活動—46
2-3 文學性戲劇的萌芽—48
2-4 第一位有作品傳世的喜劇家:普羅特斯—49
2-5 第二位有作品傳世的喜劇家:泰倫斯—51
2-6 唯一有作品傳世的悲劇家:西尼卡—53
2-7 仿劇與默劇—55
2-8 演員、演出安排與表演場地—58
2-9 兩本學術論著:《論建築》與《詩藝》—65
2-10 戲劇以外的競技娛樂—67
2-11 西羅馬的淪亡與戲劇的衰落—68
2-12 東羅馬帝國的興衰與文藝概況—69
第三章 中世紀:500至1500年
摘要
3-1 羅馬帝國解體後的新制度—73
3-2 民間的娛樂表演—74
3-3 戲劇誕生的溫室:修道院—76
3-4 修女作家羅斯維沙—80
3-5 儀典劇—82
3-6 愚人宴與孩子主教宴:胡鬧性的演出—84
3-7 宗教劇轉移到戶外演出:1250年左右開始—85
3-8 十三、十四世紀盛行於法國的神蹟劇—88
3-9 十五、十六世紀盛行於法國的耶穌受難劇(或神祕劇、行會劇)—91
3-10 其它地區的宗教劇—93
3-11 寓意劇、道德劇—95
3-12 舞臺、佈景與特殊效果—99
3-13 宗教劇演出的組織、演員與導演—101
3-14 宗教劇的中斷與評價—105
3-15 世俗戲劇—106
第四章 義大利:從文藝復興至十九世紀末期
摘要
4-1 文藝復興的時空背景與成就—111
4-2 古典戲劇資料的翻譯出版與演出—114
4-3 學院派創作的喜劇與悲劇—116
4-4 從田園劇、幕間劇到歌劇—120
4-5 舞臺與佈景的演變—123
4-6 長久性劇院與畫框舞臺的演變—127
4-7 戲劇理論—129
4-8 藝術喜劇—130
4-9 十八、十九世紀的劇場—134
4-10 十八、十九世紀的戲劇—137
4-11 衰落與轉移—143
第五章 英國:1500至1660年
摘要
5-1 伊麗莎白盛世的來臨—147
5-2 世俗戲劇的萌芽—148
5-3 早期的世俗戲劇—149
5-4 職業劇團與劇場的興起—153
5-5 劇團與劇場的經營—156
5-6 劇場的建築結構—158
5-7 早期的劇作家及作品—160
5-8 莎士比亞:生平與作品—165
5-9 都市喜劇與家庭悲劇—174
5-10 班‧強生和他的喜劇—175
5-11 斯圖亞特王朝的劇團—178
5-12 面具舞劇:宮廷最喜愛的娛樂—179
5-13 斯圖亞特王朝的劇場與戲劇—180
5-14 悲喜劇的開創者:包曼特和弗萊徹—184
5-15 查理一世時代的戲劇—186
5-16 清教徒國會關閉劇場,民間祕密演出—188
第六章 西班牙:從開始至十九世紀末期
摘要
6-1 由開放而興盛,由鎖國而沒落—193
6-2 宗教戲劇的興起與演出—194
6-3 世俗戲劇逐漸成熟—196
6-4 民間劇團如雨後春筍—199
6-5 公眾職業劇院的興建、結構與演出安排—201
6-6 黃金時代的開創者:羅培‧德‧維加—203
6-7 異彩紛呈的劇作家—206
6-8 最後一位戲劇大師:卡爾德隆—208
6-9 皇宮劇場:舞臺藝術的巔峰—214
6-10 法國王族掌握政權,戲劇沒落—215
第七章 法國:1500至1700年
摘要
7-1 十六世紀的人文戲劇和宮廷芭蕾—219
7-2 十七世紀的政局與劇場—223
7-3 十六及十七世紀早期的戲劇—226
7-4 利希留首相支持下的戲劇—228
7-5 劃時代的高乃怡—231
7-6 新古典主義的戲劇理論—235
7-7 路易十四時代的劇場與歌劇—237
7-8 職業性的歌劇—240
7-9 喜劇大師:莫里哀—241
7-10 悲劇大師:拉辛—247
7-11 法蘭西喜劇院—250
第八章 英國:1660至1800年
摘要
8-1 復辟時代的劇團、劇場、觀眾與演員—255
8-2 時尚喜劇—257
8-3 倫敦劇團的衝突與重組—261
8-4 對時尚喜劇的批評與迴響—263
8-5 悲劇及英雄悲劇—265
8-6 半歌劇—268
8-7 十八世紀的戲劇背景—269
8-8 感傷喜劇—270
8-9 十八世紀的悲劇—272
8-10 傑出的默劇演員:約翰‧利希—275
8-11 乾草劇場與諧擬劇—279
8-12 《執照法》的內容與缺失—282
8-13 十八世紀中葉以後的劇院概況—283
8-14 兩個傑出的演員和劇院經理—285
8-15 十八世紀末葉的戲劇—289
8-16 十八世紀最成功的劇作家:理查‧謝雷登—290
第九章 法國:1700年至十九世紀末期
摘要
9-1 啟蒙運動和劇作家伏爾泰—299
9-2 十八世紀的劇團—302
9-3 義大利劇團—306
9-4 感傷劇與市民戲劇—307
9-5 大革命對劇場政策的影響—312
9-6 勞工階級與通俗劇—314
9-7 紅遍歐美的通俗劇作家:畢賽瑞固—316
9-8 浪漫主義—317
9-9 巧構劇—321
9-10 社會問題劇開始萌芽—324
9-11 舞臺、佈景與演出安排—332
9-12 十八、十九世紀中最傑出的演員—336
9-13 導演與明星演員—341
9-14 自然主義理論的興起—343
第十章 英國:1800至1900年
摘要
10-1 十九世紀前半葉劇院營運的環境與背景—347
10-2 十九世紀前半葉的劇院情況和傑出的演員∕經理—349
10-3 十九世紀中葉以前的戲劇—355
10-4 莎士比亞:演出變遷及劇本出版—359
10-5 《劇院管理法》與戲劇中心的形成—361
10-6 十九世紀下半葉的劇院情況—362
10-7 十九世紀下半葉的戲劇—366
10-8 音樂喜劇、新諧擬劇以及音樂廳的娛樂—370
10-9 喜劇和鬧劇—375
10-10 社會問題劇—385
10-11 十九世紀晚期的劇院經理—387
第十一章 德意志地區:從開始至十九世紀末期
摘要
11-1 德國戲劇的時空背景—392
11-2 世俗戲劇的萌芽—394
11-3 漢堡國家劇院—396
11-4 萊辛的理論與創作—400
11-5 狂飆運動:突破束縛的20年—402
11-6 公立劇院遍地興起,話劇劇本大量增加—405
11-7 威瑪古典戲劇:歌德及席勒—407
11-8 德國的浪漫主義及其哲學背景—413
11-9 浪漫主義的戲劇—417
11-10 十九世紀上半葉的劇場—420
11-11 十九世紀上半葉的戲劇—422
11-12 十九世紀下半葉的劇場—427
11-13 十九世紀下半葉的戲劇及歌劇—429
11-14 現代劇場先驅:邁寧根公爵—434
下冊
第十二章 俄國:從開始至十九世紀末期
摘要
12-1 從開始到十七世紀—440
12-2 十八世紀歷屆王朝積極扶植表演藝術—441
12-3 十九世紀的政治與思想背景—447
12-4 十九世紀的劇場與戲劇—449
第十三章 美國:從開始至十九世紀末期
摘要
13-1 十八世紀中葉以前的戲劇活動—466
13-2 英國劇團來到新大陸發展—468
13-3 紐約市成為劇場中心—471
13-4 劇場逐漸向西部擴散—472
13-5 本土戲劇生根發芽—473
13-6 演員佛萊斯特、紅人戲劇與劇院暴動—477
13-7 黑人歌舞秀—481
13-8 《湯姆叔叔的小屋》—483
13-9 諧擬狂想曲與美國音樂劇—486
13-10 1850至1870年代的社會問題喜劇—489
13-11 連續長演與巡迴演出—493
13-12 美國雜耍及藝術喜劇—494
13-13 十九世紀晚期紐約的劇場與戲劇—496
13-14 劇場聯盟和劇場壟斷—502
13-15 寫實主義的前衛:傑姆斯‧A‧黑恩—504
第十四章 東歐:從開始至二十世紀末期
摘要
波 蘭
14-1 從開始到十八世紀末葉—510
14-2 從十九世紀初葉到二十世紀中葉—511
14-3 葛羅托斯基—524
捷 克
14-4 格林家族的新王朝,捷克崛起—534
14-5 十九至二十世紀—535
第十五章 現代戲劇緒論:歐美劇壇另一個黃金時代
摘要
15-1 新時代的重要論著—545
15-2 寫實主義戲劇的興起—549
15-3 易卜生—550
15-4 史特林堡—555
15-5 小劇場運動—560
15-6 象徵主義:理論與作家—562
15-7 反文化的《烏布王》—565
15-8 舞臺技術的創新:阿匹亞與克雷格—566
15-9 表現主義—568
15-10 兩個傑出的劇作家:凱塞及托勒—571
15-11 制宜主義的偉大導演:萊茵哈德—574
15-12 建立訓練演員的理論和制度:史坦尼斯拉夫斯基—577
15-13 史詩劇場:創立人皮斯卡托與布萊希特—581
15-14 殘酷劇場:阿鐸—586
第十六章 現代戲劇(上):二次大戰前的戲劇
摘要
英 國
16-1 劇場數目未隨人口增加—591
16-2 音樂通俗劇盛行—591
16-3 莎士比亞紀念劇場—594
16-4 伯明罕劇目劇場—594
16-5 獨立劇場運動—595
16-6 蕭伯納—597
16-7 毛姆和艾略特—602
愛爾蘭
16-8 英國入侵—604
16-9 葉慈與艾比劇院—604
16-10 約翰‧辛—606
16-11 肖恩‧奧凱西—608
法 國
16-12 先盛後衰的多產劇作家:畢瑞—610
16-13 巴黎成為法國的戲劇重鎮—611
16-14 劃時代的導演:柯波—613
16-15 承先啟後的演員∕導演:杜朗—615
16-16 達達主義與超寫實主義—616
16-17 四人聯盟—617
16-18 獨樹一幟的宗教劇作家:克羅岱爾—619
16-19 兩位傑出的劇作家:居胡度與阿努伊—621
16-20 存在主義和重要劇作家—625
西班牙
16-21 國力長期沒落—631
16-22 十九世紀中葉的劇場—631
16-23 二十世紀早期的戲劇—632
德 國
16-24 霍普特曼和他的《織工》—638
16-25 新寫實主義—639
16-26 布萊希特的劇本—640
義大利
16-27 長期分裂終於統一—646
16-28 二十世紀初期的戲劇—647
16-29 皮藍德婁—648
俄 國
16-30 契訶夫與高爾基—651
16-31 俄國芭蕾舞團—655
16-32 共產黨革命後的劇壇—657
16-33 梅耶荷德—658
美 國
16-34 劇場由壟斷到開放—662
16-35 尤金‧奧尼爾—664
16-36 劇場的變遷與調適—669
16-37 名劇作家安德森與懷爾德—670
16-38 其他劇作家及名劇—672
16-39 新型音樂劇的興起—673
第十七章 現代戲劇(下):從二戰結束至二十世紀末期
摘要
法 國
17-1 荒謬劇場最早的重要作家:尤奈斯庫—681
17-2 薩繆爾‧貝克特—686
17-3 惹內與阿達莫夫—690
17-4 著名導演:巴侯、布林及維德志—692
17-5 1968年後的新方向—696
17-6 偉大魔術雜技團及陽光劇團—697
17-7 亞維儂藝術節—701
德國與瑞士
17-8 西德戰後初期的戲劇—703
17-9 彼得‧魏斯的《馬拉∕薩德》及《調查》—705
17-10 方言民俗劇—707
17-11 東德的戲劇—709
17-12 德國統一後的劇壇—715
17-13 傑出導演:彼得‧斯坦—716
17-14 舞蹈劇場的翹楚:碧娜‧鮑許—718
17-15 戲劇節—722
17-16 瑞 士—723
義大利
17-17 二戰後的劇場—726
17-18 二戰後的劇作家—728
17-19 達里奧‧福—729
俄 國
17-20 冷戰時期與解凍期—734
17-21 1980年代的政局與劇壇—738
17-22 全面開放 學習歐美—741
17-23 莫斯科藝術劇場的滄桑—743
英 國
17-24 艾略特與弗萊的詩劇—746
17-25 劃時代的《憤怒回顧》—748
17-26 倪特烏德與勞工劇團—750
17-27 彼得‧謝弗的《戀馬狂》與《阿瑪迪斯》—752
17-28 哈羅德‧品特的《生日派對》—754
17-29 重要劇場與劇團的出現—756
17-30 著名導演:彼得‧布魯克—758
17-31 盛行英、美的音樂劇:《貓》、《悲慘世界》與《歌劇魅影》—762
17-32 年輕輩的劇作家—766
17-33 新環球及愛丁堡藝術節—770
愛爾蘭
17-34 布倫丹‧貝安—772
17-35 布萊恩‧弗里爾—773
美 國
17-36 田納西‧威廉斯—776
17-37 亞瑟‧密勒—780
17-38 獨角戲—784
17-39 小型劇場—785
17-40 地方劇場—788
17-41 愛德華‧阿比—789
17-42 音樂劇空前成功—792
17-43 顛覆性戲劇的代表作:《長髮》及《哦!加爾各答!》—794
17-44 獨步全球的音樂劇作家:史蒂芬‧桑德海姆—798
17-45 美國經濟下滑 百老匯地位調整—800
17-46 另類劇團的興起與沒落—801
17-47 即興劇場與環境劇場—804
17-48 1960年代後的劇場創新—805
17-49 羅伯‧威爾森及伍斯特團—806
17-50 二十世紀末葉的戲劇—810
17-51 華裔傑出劇作家:黃哲倫—819
17-52 《獅子王》演出—822
附錄一:索引—825
附錄二:中外名詞對照—876
平裝 / 948頁 / 17 x 23 x 4.7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