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鯁集(Khu Ka Qaraw Qulih)

作者: 黃璽 Temu Suyan
出版社:雙囍出版
出版日期:2023/11/01
雙囍出版
優惠售價
NT$296~328
商品編號: 9786269793303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二十一世紀的原住民身上流著祖先的血液
    生活在中華民國大城裡的泰雅族想念著部落
    沿著大甲溪上山後才明白路燈比族人還要多
    加分優惠只是想讓大家一樣,遠離傳統領域的差別待遇政策
    只好用你們要我會的語言寫下讓我們回家的詩
    臺灣文學獎原住民漢語新詩獎得主黃璽首部詩集
    「要活得像魚刺一樣,鯁住他們的喉嚨」


      家屋裡的那盆火,
      從來沒見它熄滅過。

      即便尤達斯在捕魚的溪谷滑倒而溺斃,
      即便雅齊已不能回憶起任何與自己有關的事物,
      即便瑪罵在清晨送菜的時候滑進了山崖,
      即便雅大在青春年華時突然就不知道去向了,
      即便雅爸奮力工作卻因癌症而痛苦去世,
      即便雅亞無力抵抗過多失去而選擇離世,
      ——〈Yutas〉

      莫那能《美麗的稻穗》(1989,晨星)被視為台灣原住民族的第一本漢語詩集,反應了當時原住民族的生存問題:群體的剝削,社會的歧視,文化的失落,人口販賣……等問題。三十多年後,這些問題並未完全消弭,又衍生出了新的問題。黃璽,Temu Suyan,一位到都市生活的原住民青年,因為作業的關係,重新認識了部落,重新學習如何成為一名二十一世紀的原住民。《骨鯁集》是黃璽的第一部漢語詩集,累積了他對原住民族現況的思考,以及自身的定位和思索,全書分為四輯:

      輯一/回神
      在近代原住民青年的生命歷程中,有一過程是對於自我身分的探索,並且完成一次自我認同的反思。這樣的追求不僅僅從都市裡牽起了一條回到部落的線,也讓整個原住民族群體的內部又再度進行了更新與改革。「回神」將部落與都市融合,以個體為本,去追尋族群、部落、文化、語言的歷史與未來。

      輯二/失血
      若「回神」是從都市來到部落的一次回歸,「失血」注重於從部落裡流淌而出的一次次出血。當代社會中部落青年人口向都市流失這情況已經不陌生,在部落裡連老人、土地、語言、文化、習俗都不斷地流失,則是大家習以為常到理所當然的恐怖情況。

      輯三/骨鯁
      在前兩輯的主題,分別是「都市回到部落」;「部落抵達都市」,在「骨鯁」中書寫一些無法以原住民主體作為思考中心,討論、書寫原住民族相關議題與社運議題時會遇到的窘境,可能是反諷,也可能是一派真心。

      輯四/守靈
      部落的文化;族群的文明,需要經由我們延續。也唯有如此,才能賦予母體文化的重量和厚度。在追尋的過程中,漸漸地找回屬於母體的眼睛、耳朵和舌頭。

      這盆火,
      依舊燒紅了一袋又一袋的焦黑木炭,
      熱與光在骨頭般慘白的灰燼上歡愉。
      我如何捨得忘記呢?
      那些火焰的形狀、氣味、
      情緒、聲音、輪廓、觸感
      以及瞬間變成灰燼的過程。
      這教我如何還能不準備好呢?
      ——〈易燃物〉

    本書特色

      當代的原住民文學發展,與原住民族的權益同樣需要你我來關心,它們同樣面臨著身分認同問題。這部漢語詩集強調了原住民族的主體性,儘管它不是以母語寫作,卻也利用了「你/我」們的語言來理解「我/他」們的問題。

      本書榮獲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出版補助
      原住民族文學獎獎項、臺灣文學獎原住民漢語新詩獎

    好評推薦

      卜袞 序詩|馬翊航 專文推薦序,
      瓦歷斯・諾幹、崎雲、孫大川、曹馭博、董恕明 推薦

    規格說明

    平裝 / 224頁 / 14.8 x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