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

作者: 廖亦武
出版社:允晨文化
出版日期:2022/06/01
定價:399元
ISBN:9786269606511
允晨
優惠售價
NT$308~341
商品編號: 9786269606511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內容簡介

    書寫時代的記憶與恐懼

    問鼎諾貝爾文學獎的金石鉅著 

     

      2020年9月廖亦武出版了《當武漢病毒來臨》,以小說記錄並敘述了這場世紀瘟疫所引生的全球性災難,以及社會人心的毀滅性衝擊。2022年1月,廖亦武以此為底稿重新寫出《武漢》,先在德國出版,一出版就引起討論熱潮,反響巨大,繼之售出多語版權,是廖亦武問鼎諾貝爾文學獎的金石之作,也是中國底層書寫的新里程。

     

    好評推薦

     

      一書對一國!震撼世界的鉅著!——謝小韞(前台北市文化局局長)

     

      這是一本描述「武漢病毒如何走向全球化時代」的文學著作。如果將來的人類要回顧這段可怕的歷史,第一選擇就是閱讀這本書——廖亦武

     

      廖亦武可能是當代中國最全面的編年史家(Liao Yiwu ist der wohl vielseitigste Chronist des zeitgenössischen Chinas)。——《每日鏡報》(Der Tagesspiegel)

     

      有他這樣的追索真相的人,在德國寫書、被翻譯、出版、受到歡迎,世界才有希望。」作為受邀貴賓的台灣外交官謝志偉在發佈會上說。是的,也只有在台灣,廖亦武的著作才能以母語出版,所以他覺得與這個國家是他的「母語祖國」。——《南德意志日報》,作者:Sabine Reithmaier

     

      極度瘋狂的旅程,來自中國的廖亦武寫了一部關於武漢的精彩小說……如果你用中國人的眼光來讀這本書,就會立刻明白,在這樣的獨裁國家,記憶和記錄的重要性,甚至是最近的過去,以及眼下的文學抵抗必須是什麼樣子……這部偉大的著作是一個典範。——《時代周刊》,作者:Thomas E. Schmidt 

     

      廖亦武的表現一如既往地光彩奪目。這位作者的力量,已經存在於他所有著作的語感中,他不迴避痛苦,不迴避恐怖,並由此發展出一種情景喜劇的活靈活現和一種驚人的異樣的溫柔。——《法蘭克福匯報》,作者:Mark Siemons

     

      《武漢》:激動人心的虛構與事實的結合——作家和音樂家廖亦武是德國書業和平獎得主,現在他的新小說出版了。一次巨大的、令人興奮的全球化病毒時代的中國之旅。——柏林NDRD電臺文化節目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廖亦武

     

      1958年8月生於四川鹽亭,天安門大屠殺主要見證人之一,政治犯群體中最為突出的詩人、作家、音樂家,也是西方公認的中國監獄文學開拓者。

     

      因在1989年6月4日凌晨,與加拿大漢學家 Michael Martin Day 一起創作並製作《大屠殺》錄音磁帶,並傳播到20多個城市,以及組織拍攝詩歌電影《安魂》而被捕,判刑四年,受盡折磨,曾在獄中自殺兩次。出獄後長期從事底層故事採集和地下文學創作,并通過「二渠道」出版了被中宣部和公安部聯合查禁的《沉淪的聖殿》《中國底層訪談錄》。

     

      2007年,紐約經紀人彼得•伯恩斯坦在《巴黎評論》看到黃文翻譯的《底層》片段,立即取得全球版權。經數家出版社競爭,2008年5月該書英文版The Corpse Walker: Real Life Stories: China From the Bottom Up由蘭登書店出版,令廖亦武在西方一夜成名。彼得•伯恩斯坦評價道:「廖亦武不僅是中國當代作家中最優秀、最具挑戰性和創新的一位,更是一位勇敢大膽的有著獨立意志的人,任何時候都會捍衛自己自由言論和自由思考的權利(Liao is not only a fine writer but a courageous and brave and individual willing to stand up at every turn for his right to speak and think freely.)。」

     

      可在中國,他始終被嚴密監控,被警察多次抄家並監禁,被搜繳手稿達幾百萬字,僅《六四•我的證詞》便重寫了三次。也曾十七次被阻止出國。2011年7月,在德國外交部長韋斯特維勒的親自幫助下,買通黑社會,走過中越邊境,從河內輾轉飛抵柏林。稍後獲得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2012年獎學金。

     

      他的主要著作有《大屠殺》、《二次屠殺》,獄中詩集《古拉格情歌》,音樂專輯《河流或時間》,紀實文學《六四 我的證詞》、《吆屍人》、《上帝是紅色的》、《子彈鴉片》等,長篇小說《輪迴的螞蟻》、《毛時代的愛情》、《鄧時代的地下詩人》等。他的作品已被翻譯成近三十種外語,佳評如潮。也曾多次被劉曉波、赫塔•穆勒、獨立中文筆會等個人或組織推薦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2019年歲末,《子彈鴉片》英文版入選全球十大人權書籍,名列第四。

     

      廖亦武主要獲獎記錄:

      Hellman-Hammett Grant獎(1995/2003)

      自由寫作獎(獨立中文筆會,2007)

      最佳圖書奬(美國《當代基督教》月刊,2011)

      紹爾兄妹獎 (2011)

      德國最佳廣播劇獎(2011)

      德國書業和平獎(法蘭克福書展,2012)

      卡普欽斯基國際報導文學獎(2012)

      法蘭西文學和藝術軍官勛章(2013)

      阿夏芬堡公民勇氣奬(2013)

      抵抗詩人奬(法國Mouans-Sartoux書展,2015)

      霍恩舍恩豪森獎(前東德國家安全部監獄博物館,2016)

      瓦茨拉夫•哈維爾圖書基金會奬(紐約,2018)

     

    目錄

    前奏:闖入者

    第一章:被強制封鎖的城市
    第二章:源於法國的病毒監獄
    第三章:誰在吃蝙蝠?
    第四章:李文亮走了,真相已死
    第五章:隔絕中的日常生活
    第六章:無症狀傳染者
    第七章:穿越無人區
    第八章:「國境線」兩邊
    第九章:病毒出國了
    第十章:科學家反對「陰謀論」
    第十一章:超限戰
    第十二章:皇上駕到
    第十三章:偷渡賊回家
    第十四章:失蹤人民共和國—希區考克的懸疑

    尾聲:武漢輓歌
    敘事詩:我唯一的武器是唾沫
    註釋
    致謝:無邊的亡靈翻開又闔上這本書—向參與創作它的朋友們致謝
    緣起:《武漢》是怎樣寫出來的?

    書評
    記錄小說《武漢》踹穿北京的眩目偽裝—《新蘇黎世報》,Katharina Borchardt
    在看不見的證人面前—《南德意志日報》,Tilman Spengler
    「你們這些西方記者相當愚蠢」—《新蘇黎世報》,Katrin Buchenbacher
    廖亦武:中國政府如何通過COVID-19 強化獨裁—德國RND 跨界傳媒公司,作者:Thorsten Fuchs
    中國夢—法蘭克福匯報,作者:Mark Siemons
    人們被當作病毒對待—柏林 TAZ(日報),作者:Fokke Joel
    廖亦武—作者:Ian Johnson(張彥)
    致讀者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