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的力量:從道具到物件劇場 Props

作者: 艾莉諾‧瑪格里斯 Eleanor Margolies
譯者: 白斐嵐
出版社: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11/02
定價:320元
書林出版 對戲劇、設計與道具製作的學生、劇場工作者、研究者來說,是一本絕佳的基礎指南。
優惠售價
NT$272~301
商品編號: 9786267193051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本書匯集了關於演出中使用物件的理論與實務觀點,包括這些物件如何成為劇場景觀的一部分,成為演出的伙伴,甚至是具有地位的自主物件。作者詳細分析特定演出,檢視演員訓練、舞台設計、材料、組裝技術,以及物件劇場等,探討批判性的問題:

     

      劇場道具與日常物件有何不同?

      觀眾如何反應演員使用道具的各種不同方式?

      和「東西」一起集體創作,是否會影響製作過程,或對物質產生不一樣的看法?

     

      從以假亂真的糖漿假血,到滾燙沸水與真人頭顱,本書探討各種物件真假案例在日常與劇場之間的來回,對戲劇、設計與道具製作的學生、劇場工作者、研究者來說,是一本絕佳的基礎指南。

     

    本書特色

     

      1. 桃園鐵玫瑰藝術節合作出版

      2. 關於劇場道具使用的跨領域研究專書,理論與實作兼具

      3. 戲劇、舞台設計相關領域的實用指南,適合戲劇、美術、設計相關科系閱讀

     

     

    作者簡介

     

    艾莉諾‧瑪格里斯 (Eleanor Margolies)

     

      獨立研究學者,於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擔任物件劇場聯盟記錄,以及倫敦大學中央演說暨戲劇學院(Central School of Speech and Drama)物件與偶戲表演研究中心(Centre for Research into Objects and Puppets in Performance)研究員,同時也在各劇場擔任偶戲設計師與導演。

     

    譯者簡介

    白斐嵐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戲劇理論碩士,近年寫作重心聚焦於音樂在劇場之運用、劇場翻譯與文化轉譯、音樂與語言之結合等領域。翻譯作品包括《帕克特X藝術家――220件合作計畫》、《身心合一:後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跨文化演技》、《致演員:麥可‧契訶夫論表演技巧》、《劇場公共領域》、《編舞筆記》、《邁向操演時代:展演作為策展策略》。文章不定期發表於《表演藝術雜誌》、表演藝術評論台與台新ART TALK。

     

    規格說明

    平裝 / 272頁 / 17 x 23 x 10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