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社會民主化、本土化加速進行,臺灣史研究風氣勃興,已儼然成為歷史領域研究之大國。現階段日治時期臺灣史研究之重點,不在於引用後殖民論述率然主觀申論,或僅憑餖飣片面的資料即貿然過度闡釋;而在於嚴守史學方法之規範,周延且平衡地掌握資料,客觀實證地重建歷史圖像,以作為進一步擴大視野進行比較探討之基礎。
本書指出,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對社會領導階層採籠絡利用政策,深刻影響臺灣社會階層結構及其變動,新、舊社會領導階層的遞嬗和流動十分緩慢;社會領導階層主動追求具現代化意義的社會文化變遷,而抗拒殖民當局的同化政策。
本書有助於適切理解近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結構變遷與角色變動,除了獲得學界之肯定外,並分別榮獲教育部獎助出版,以及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遴選為最佳年度翻譯出版之專書。
作者簡介
吳文星
現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
經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長、歷史學系主任、進修部教務主任,美國哈佛大學及史丹佛大學訪問學人,東京大學、京都大學、北海道大學、愛知大學等校外國人客員研究員及招聘外國人學者,臺灣歷史史料研究會會長,臺灣教育史研究會會長,國民中學認識台灣(歷史篇)編審委員會委員兼執筆人,行政院二二八事件研究小組研究兼執筆人,國小及國中教師。
著作:《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之研究》、《日據時期在臺「華僑」研究》、《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灣史》等專書,以及〈東京帝國大學與臺灣「學術探險」之展開〉、〈札幌農學校と臺灣近代農學の展開──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を中心として〉、〈台湾近代農業の主導者──藤根吉春について〉、〈金子昌太郎與臺灣甘蔗品種改良〉、〈日治時期臺灣地方施政與新領導階層之形成〉、〈1920年臺灣州制之實施及其歷史意義〉等論文一百餘篇。
平裝 / 360頁 / 14.8 x 21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