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第十二卷第二期

Journal of Community Work and Community Studies, Vol. 12, No. 2
主編:李易駿
出版社: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會
ISSN:2223-7240
ISBN:9772223724001
出版日期:2022.08.30
定價:300元
一個開放、分享、溝通的平台,會有助於知識的累積,進而對社區居民在幸福追求上會是事半功倍的。
優惠售價
NT$237~262
商品編號: 9772223724001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作者簡介

     

    《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編輯委員會

    發行人 賴兩陽(東華大學民族社會工作學士學位學程教授)

    主任編輯 李易駿(台南護理專科學校老人服務事業科教授兼副校長)

    執行編輯 黃志隆(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副教授)

         劉香蘭(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周宇翔(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助理教授)

    編輯助理 陳衍蓁(社工師)

    [編輯委員]

    張維安(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系合聘教授)

    黃建忠(美國羅格斯大學社會工作學院教授)

    蔡盈修(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教授)

    黎德星(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社會學系教授)

    洪惠芬(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王翊涵(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

    陳怡伃(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內容簡介

     

    【學會簡介】

    一群對專業發展、人民幸福有抱負及實際關懷行動的志同道合者,我們的集合,乃是來自於共同的想法與理想。雖然,社會不斷的演進,對弱勢者及弱勢社區的關心與實際的行動也一直有人持續者。但是,除了熱忱之外,在助人技術與知識的累積上,特別是在以社區為對象、為單元的協助知識上,相對是被忽視及低度發展的。

    我們都個別從事一些協助社區的工作,我們認為,一個開放、分享、溝通的平台,會有助於知識的累積,進而對社區居民在幸福追求上會是事半功倍的。直接對社區提供協助是值得且必要的,但如果更是立足在以知識累積及教育專業人才的結構目標中,效果將會更大的。

    歡迎社區領域的教育者,研究者,實務工作者,及關心社區的人士加入我們,或鼓勵我們,支持我們。

    《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資訊詳見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會網頁

    網址:http://www1.pu.edu.tw/~TACS/

     

    內文試閱

     

    節錄自〈鄉鎮型時間銀行多元培力實踐經驗之初步分析〉/劉宏鈺、吳明儒、林淑容、許秝語

     

    中文摘要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日漸沉重的照顧工作需要投入的時間和金錢,已非單一家庭就可獨力承擔。舉凡長輩自立生活日常需求及長照服務制度與個體家庭生活需求之間的「未被滿足需求」(unmet need),應該有更多元的共同協作機制,才能彌補當中可能產生之縫隙。當現代社會人際信任關係日漸消褪,本研究試圖在一個鄉鎮之中導入時間銀行,並透過互助、互惠方式串連資源,強化整體社區面對高齡社會各種衝擊的能力,因此以大林鎮為時間銀行推動範疇,採立意取樣方式挑選時間銀行會員及非會員進行相關問卷和訪談,除了了解研究對象對時間銀行之理解、感受與期待,同時提出未來時間銀行制度運用的可能方向和策略,並給予建議。

     

    關鍵字:多元培力、社區、時間銀行、鄉鎮

     

    Abstract

     

      Taiwan will enter a super-aged society, and the time and money invested in the increasingly heavy care work. The “unmet needs” between the daily needs of the elderly for self-reliance, the long-term care service system, and the needs of individual family life, more collaborative mechanisms are needed to fill the gaps that may arise. When the trust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in modern society is gradually fading, Time Bank tries to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mutual aid circle”, and connects resources through mutual assistance and reciprocity,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of the whole society to face various latent shocks. The study attempts to take Dalin Township as the research area on promoting Time Bank. We adopt a purposive sampling method to select Time Bank members and non-members to conduct relevant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to understand their feelings and expects, meanwhile, propose possible directions and strategies in the future.

     

    Keywords: Township, Rural Time Bank, Mutual Aid System, Aged Community

     

    壹、前言

     

      全球高齡化社會的發展態勢持續在擴大和加快,老化定義也不斷被翻轉和改寫,同時被賦予更積極正面之意義,是以「成功老化」、「健康老化」、「活躍老化」、「生產老化」、「創意老化」等高齡願景陸續被提出,而這些理念之落實與所在社區、地域或場域有關,因此「在地老化」(aging in place)成為重要的政策理念。由於居住安排不但關係到老人與誰同住的情況(如獨居、與配偶同住或與其他家屬同住),更會影響長輩的社會接觸密度及社會支持程度(Pastalan1990)。

      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第一份全球老化與健康報告(World Report on Ageing and Health)指出,所謂的健康老化是發展和維護老年健康生活所需功能發揮(functional ability)之過程。不只要免於病痛,還要維持身體功能,不失能、失智,就連心靈層面也要保持健康,擁有活躍的社交生活,同時對社會再持續做出貢獻。顯然,想要健康老去必須提早從中高齡時期開始準備。而近代醫學研究將焦點放在疾病上,往往容易忽略環境因素對個體帶來的影響,因而導致問題不斷重複發生。而台灣長照資源之佈建以「家庭為中心、社區為基礎」的社區整合照顧服務體系為發展重點,在關注個體基本健康之餘,也強調相關資源服務取用的便利性、可及性、可負擔性及品質維護,以確保社會各階層的人都能享有公平性服務。然而,如何整合碎片化的長照服務,已經成為長照制度能否落實的關鍵因素,長照資源必須建構中介平台才能發揮整合及協調功能 。這從2012年日本開始推動「社區整合照顧體系」之建構,到2016年英國最大銀髮非營利組織-Age UK推出「整合式社區網絡方案(Integrated Community Networks Programme [ICN])」(吳明儒、劉宏鈺、江凱狄,2021)等經驗都能清楚看見。因此,面對台灣社會長照需求日益增加的事實,強調資源共享、互助共好精神的「時間銀行(Time Bank)」,就成了政府和民間組織思考發揮中介功能,因應超高齡社會問題的對策之一。過去時間銀行相關研究都以單一社區為範疇(吳明儒,2016;吳明儒、周宇翔,2017),但本研究擬以鄉鎮為單位進行跨社區成效之探討,相較於單一社區,其資源規模更大、且群體也更具多樣性和異質性等特質,還有,如何透過互助、互惠方式串連相關資源進行地方人才之培力?及其對個人、家庭及社會是否造成一定之影響力,進而形成共生、共好、共融的友善氛圍等 ,皆是本研究的探究重點。

      基此,本研究選擇嘉義縣大林鎮做為此次時間銀行的實驗場域,透過文獻分析、深度訪談等質性研究方法,採立意取樣(Purposive Sampling)方式進行問卷及訪談,希望由此歸納和分析:(1)參與者參與前後對時間銀行的理解、感受與期待;(2)參與者自身的潛能激發與改變;(3)檢討與省思時間銀行的推動經驗與管理;(4)針對未來時間銀行的運作提出建議。

     

    目次

     

    《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第十二卷第二期》

     

    編言

     

    研究論文

     

    鄉鎮型時間銀行多元培力實踐經驗之初步分析

    /劉宏鈺、吳明儒、林淑容、許秝語

     

    社區工作中的社會設計實踐歷程:「厚熊咖啡館」的行動研究

    /梁鎧麟

     

    新冠肺炎下的部落社區長照站:影響衝擊與回應

    /呂怡慧、陳思妤、陳怡君、郝鳳鳴

     

    ◎研究紀要

     

    從經濟多樣性探討時間銀行:分析服務交換機制的社會模式

    /房思宏、張聖琳

     

    ◎實務議題論壇

     

    形塑任務導向團隊辦理旗艦計畫:彰化縣輔導社區執行衛生福利部大旗艦計畫之實務歷程

    /許雅惠、謝文婷、陳君威

     

    英文目次

     

    Journal of Community Work and Community Studies

    Vol.12, No.2, August 2022

     

    Editor’s Note

     

    Research Articles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Multi-specialty Rural Time Banks

    Hong-Yu Liu, Ming-Ju Wu, Shu-Jung Lin, Li-Yu Hsu

     

    The Practical Progression of Social Design in Community Work: A Case Study of Elderly Care with Homie Care Model in Puli

    Kai-Lin Liang

     

    Tribal Community-based Long-Term Care Center under COVID-19: Impact and Response

    Yi-Hui Lu, Szu-Yu Chen, Yi-Jun Chen, Feng-Ming Hao

     

    Research Note

     

    Exploring Time Banking from Economic Diversity: Analyzing the Social Models of Service Exchange Mechanism

    Szu-hung Fang, Shenglin E. Chang

     

    Practice Forum

     

    Forming The Task-Oriented Team for Flagship Plan: The Case of Changhua Community Empowerment Center for the Flagship Plan of the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Ya-Huei Hsu, Wen-Ting Hsieh, Chun-Wei Chen

    規格說明

    ISBN9772223724001

    叢書系列: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會

    規格:平裝 / 228 / 18 x 26 x 1.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