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題】
野根莖:台灣當代藝術的野生捕獲
Wild Rhizome: Capturing Taiwan Contemporary Art in Its Wildness
企畫──龔卓軍.王品驊
《藝術觀點ACT》曾在2015年7月與10月推出了連續兩期的「『臺灣新電影與當代藝術』地下根莖再生計畫」專題,分別從場景、分鏡、剪接、論述四個範疇,反覆呈現臺灣新電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潛力。這個紙上策展行動,最後在台北當代藝術中心熱烈的討論中結束,並沒有實體展覽上的實踐。但實際上,由於踏查、課程與交互討論非常綿密,已具體而微地揭示了「地下根莖」與「當代藝術實踐」的緊密理論勾聯。
經歷過三年的反覆醞釀,「近未來的交陪」的「民俗誌攝影專題」與民間社會「交陪境」探索,這次「野根莖:台灣當代藝術的野生捕獲」,透過與國立美術館「2018台灣雙年展」的合作,不僅呈現一個更具體的「地下根莖再生計畫」,也分別從野策展、野山海、野影音、野身體四個範疇,企圖呈現一個較為完整的論述行動。
其中,「野策展」在這一期是由龔卓軍與王品驊,透過對於「策展」概念的重新反思,將弱機構、群組織、戰爭機器與國家機器區分開來,突顯台灣當代藝術策展概念上過去與現在的空缺,並由過去與當下的特異事件,指向未來的可能活性。「野山海」把焦點放在自然史與原住民創傷場域的勾勒,透過吉丁蟲計畫、二十世紀初期大豹社事件踏查、二十一世紀初期都蘭意識部落、東海岸沿岸踏查與海洋意識的創作歷程,呈現出另一種以自然環境史為基礎的野生捕獲台灣當代藝術。「野影音」接續著「野山海」的環境意識,對於聲景採集行動、60年代《上山》影像生產、80年代《唐朝綺麗男》影像根莖再生、90年代野生街景的動畫場景創製,提供了群組織再造想像的不同行動方案。最後,「野身體」從1987年剛剛解嚴之後發生的「拾月」劇展出發,進行地下根莖再生計畫,配合90年代之後在傳統民藝、小劇場、另類音樂、當代藝術之間不分畛域發展的藝術家經驗,以及在劇場、偶戲、影像、社區計畫與陶土之間的藝術實踐,突顯出「野身體」的不受拘束、自由創作的追求。
如何對台灣當代藝術進行一種「野生捕獲」?編輯們追隨著藝術家的腳步,嘗試用各種方式「重訪」、「重新抵達」那些可能被遺忘的野生現場,於是,300公尺以上的台灣,成了我們抵拒自我遺忘、重新挖掘內在真實的出發點。人跡未至之處,記憶未及之處,其實就在我們的內部、就在我們與無際海洋的接壤之處。那便是我們的千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