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恩格勒兄弟認為,長期以來,和平主義者與捍衛革命暴力者一直爭論「使用暴力手段達到政治目的」當中的道德準則,但對於使用「策略性非暴力」的組織者而言,這些爭拗毫無意義,重點是:「什麼策略最能促進運動並贏得公眾支持」。
從策略的角度看,「暴力」的定義是無關重要的,重要的是廣大公眾的反應,什麼戰術屬於「暴力」、什麼屬於「非暴力」,是由公眾的看法來定斷,而不是由抽象的哲學辯論所決定的。如果一個社會運動認為廣大民眾支持是致勝關鍵,從過往各種運動的數據可得出一個有力理據,即「紀律嚴明的非暴力行動」才是有效方案。
作者主張「非暴力群眾運動」絕非隨機爆發,而是一門你我皆可「學習」的改革策略藝術,本書搜羅最具影響力的「非暴力抗爭」歷史,從甘地的食鹽長征、馬丁‧路德‧金的伯明翰民權運動、塞爾維亞Otpor推翻米洛塞維奇的反獨裁運動、埃及解放廣場的民主革命、爭取移民權益的追夢者DREAMers、佔領華爾街、ACT UP、環保組織「地球第一!」、LGBT平權運動等,深入揭示這些議題各異、卻皆能取得成功的社會運動真實故事,分析其優勢、局限、與其他組織傳統有效融合的方式,向讀者展示了變革如何發生,以及更重要的──我們可以如何推波助瀾。
作者簡介
馬克.恩格勒(Mark Engler)
作家,居於美國費城、雜誌《異見雜誌》(Dissent)的編輯委員會成員,著有《如何統治世界:全球經濟之戰》(How to Rule the World: The Coming Battle over the Global Economy)。聯絡可透過網站:www.democracyuprising.com。
保羅.恩格勒(Paul Engler)
「貧困工人中心」(總部設於美國洛杉磯)的創始董事。長期爭取移民權利、全球正義和勞工運動的社會運動工作者。是本書提到的「勢頭力量培訓」(Momentum Training)創始人之一,每年為數以百計的社運活躍份子培訓。有關培訓資訊:www.momentumcommunity.org。
寫給中文版讀者/馬克.恩格勒&保羅.恩格勒
譯者.序/鍾宏安
前言/比爾.麥基本
序── Introduction
第一章.策略轉向── A Strategic Turn
第二章.結構組織與群眾動員── Structure and Movement
第三章.混合模式── The Hybrid
第四章.權力支柱── The Pillars
第五章.宣佈勝利然後離場── Declare Victory and Run
第六章.干擾行動── The Act of Disruption
第七章.旋風時刻── The Whirlwind
第八章.分化── The Dividers
第九章.紀律── The Discipline
第十章.社會變革的生態── The Ecology of Change
結語── Conclusion
註解
來自香港的反饋
非暴力的公民抗爭:香港爭取民主的故事/戴耀廷
唯有透過了解和思考,抗爭運動才能繼續走下去/莫乃光
「3.5%定律」對香港的啟示/沈旭暉
致謝/馬克.恩格勒&保羅.恩格勒
小組閱讀.討論指南
中譯本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