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青竹旬味
靜寂的竹林裡,新筍正於地底下醞釀,潛伏了一整年,就是為了這一刻。筍破土之用力、抽高之猛烈,彷彿感官就能覺知。還來不及見到日光,暗夜出動的農人便持筍刀割下,趁著清脆鮮甜的最佳狀態上市。
在這座筍之島,四季都有筍輪番上桌──春日以箭筍、桂竹筍打頭陣,夏去秋來都有綠竹筍、麻竹筍、烏殼綠三劍客陪伴,孟宗筍則在寒冬一枝獨秀。除了現吃鮮筍,也可日晒成筍乾、發酵成酸筍,爐灶中成堆的筍,是眾多竹林山村居民眼中的黃金。
長高的竹子,自古以來創造出許多生活智慧。雖然竹產業一度消沉,仍有資深師傅及新生代創作者熱情不減,透過生活用品、建築、藝術、竹炭等形式,讓竹子繼續與日常連結。吃歲時筍、用竹製品,臺灣的筍影竹跡,原來無所不在。
【雜誌簡介】
《鄉間小路》於1975年發行,每月1日出刊,我們立足於農業,藉由報導內容帶給您寬廣視野、盎然觀點、在地饗宴。農業往往反映一個民族最道地的生活風格與價值涵養,大地自身便有一股神祕的療癒能力,以及令人幸福的魔力。農業不再是過去被認知的農業,環保、公平貿易、生技產業,吃的穿的擦的用的,我們所使用的原料素材或新商業模式多來自農產業的創新,農業真的不一樣了,它是一門橫跨歷史、醫學、哲學、美食、時尚、經營管理學的現代藝術。
不論哪個世代,農業精神都適用於各行各業,勤勞樸實,簡單自在,忠誠於自然,由本質出發創造驚奇!讀者在《鄉間小路》能看見農業的藝術價值,大地調和甘苦的魔法,以及土地與人的永續生命力。
【目錄】
COVER STORY
08 識竹筍|筍友的心聲:別再把我們搞混了
10 識竹筍|竹子解剖學:全竹上下都成材
12 竹林間|竹鐮幫出動!跟時間賽跑的採筍行
16 餐桌上|撫慰人心的能量創意筍料理
22 聚落裡|循著日晒筍乾滋味 重現小村的黃金時光
28 竹的生活智慧王
30 編竹|以三十年不褪色的熱情 追尋竹業長青榮景
34 編竹|傳統又現代 反差萌的竹編生活
38 煉竹|竹炭窯煉黑金 維持家庭記憶恆溫
42 構竹|從建築與工藝兩端 為竹藝搭一座橋
■島時光
50 小島大海|海人「藻」樂趣
52 非關爬山|古老的火
54 神明好農情|仙公的仲夏夜之夢
56 文明野味|妖孽啊!蛇與罪
58 鄉村好好生活|從空姐到農婦 打造夢想中的家
■食風土
60 臺灣究小食|東北角的海味特調
62 菜市人生場|此新市非彼新市
64 歐陸食旅味|不美味也是一種文化指標
66 和食直誠|仙貝大家族
70 編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