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城市崩壞的無力感,朱順慈寫下了《自由之方》,她在自序中寫道:
「念念不忘的,終究是自身的處境。香港病了,病在哪?如何醫?」
《自由之方》是一則城市病變的寓言,以一起失踪事件作序幕。原本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流動中醫徐啟寧,一夜之間,遇上連串奇人奇事,還因此多了一個醫術比他高明、功力莫測高深的助手小張。兩個中醫,一個有牌,一個無牌,同被捲入李家三女子的病史。失踪事件讓徐啟寧化身醫療偵探,由外在環境的線索,走進病人的生活,追查病源,由身體的病追踪至心的病,醫人也醫治了自己。
各有各的病,醫人的就醫的,無一倖免,越深入病源,不禁自問:人生而為人,怎樣才能得到自由?
徐啟寧是自由身的流動中醫,他的朋友對他說:
「挺羨慕你的工作,很自由。不像我,朝九晚六,營營役役的,每天瞎忙,然後一年一年過去。」然後又說道:「像你這樣來來去去,表面很自在,骨子裡不都跟我們一樣,手停口停。我一直想起你,想到有點擔心,你這日子真過得下去嗎?」
作者自言很少看西醫,對博大精深的中醫理論十分著迷,小說把養生常識結合在角色的塑造和情節的佈局中:
給一位心有千千結的病者的處方──
這是都市人常見的氣機病,你要注意養肝,肝很重要,我們靠肝來藏血,但同時要留意適時疏洩,處理好肝,其他都是小問題。想生氣時,不要鬱在心裡。
作者簡介
朱順慈
土生土長香港人。小時候希望長大從事電影工作,後來發現真正想做的是一個會說故事的人,現職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讓講堂變成故事聚散的舞台。
2013年,靜極思動,召集親朋好友襄助,製作了以中文大學為背景的獨立電影《佳釀》,作為送給自己和學生的禮物。
著有《現在未來式》。
朱偉昇 (攝影)
朱偉昇,從事設計多年,年青時一心做好花紙包裝世界,人到中年,風流褪色,灰白的心欲尋千里以外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