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與混沌:轉型中國的「社會奇蹟」

作者: 陳映芳 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21/03/25 語言:繁體中文
臺大出版中心
優惠售價
NT$553~611
商品編號: 9789863504368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在20世紀70年代特別是90年代以來的社會經濟/社會體制變動中,中國發生了諸如價值規範大轉折,數百萬職工下崗,數億農民流動,土地/城市大開發,社會急劇分化⋯⋯這樣的一系列社會劇變,可是,總體而言,社會群體之間並沒有發生激烈的衝突,城市也沒有出現大規模的騷亂,人們的生活秩序看似也沒有崩潰⋯⋯所有這些,究竟是如何可能的?』

      本書對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中國社會急劇變遷過程中的「政治—社會穩定」現象作出解釋。有別於一般宏觀經濟學或國家體制研究的分析路徑,這項研究致力於「重新發現社會」——從社會中心論出發,通過田野實證調查、制度分析和歷史社會學等方法,在社會生活的細微之處發現隱而未現的社會體制;同時將現實置於長歷史時段之中,洞察轉型社會中混沌與秩序間的辯證關係。在研究中作者提出了「核心的社會體制」、「過渡期政治」、「社會轉型元框架」、「邊界狀態」等重要概念,分析說明社會的深層結構是如何影響整體社會的運行,以及政治經濟局勢的變動。


    作者簡介
    陳映芳


      日本大阪市立大學文學博士(社會學專業),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研究領域為城市社會學、轉型社會研究、青年社會學、社會學的人學研究等。著有《城市中國的邏輯》、《「青年」與中國的社會變遷》、《在角色與非角色之間:中國的青年文化》、《圖像中的孩子》、《變中之痛》。主編有《徵地與郊區農村的城市化:上海市的調查》、《都市大開發:空間生產的政治社會學》、《直面當代城市:問題及方法》等著作,以及《棚戶區:記憶中的生活史》等一系列城市調查實錄。所著論文曾被翻譯為日文、法文、英文、俄文、義大利文等。


    目錄

    第一部分 問題意識與研究路徑

    第一章 序論:發現「隱祕的社會系統」
    一、中國的「社會穩定」何以成為一個問題
    二、本研究的旨趣及方法
    三、內容說明
    第二章 社會轉型的理論
    一、如何回應「轉型論」所面臨的質疑和挑戰
    二、社會混沌與社會秩序的辯證關係
    三、方法論探討:社會轉型的時空結構
    四、反思是為了更深入的研究(代小語)

    第二部分 家庭化:私域的回歸及國家徵用

    第三章 歷史轉折時期的社會家庭化(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
    引言:以實證研究的方法探討歷史變動的機制
    一、知青返城運動中的「回家」敘事
    二、特殊歷史時期的政策群:讓個人回歸家庭
    三、如何理解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社會轉折中的家庭化?
    第四章 「家庭化」的邊界:家庭策略的能動性和條件性
    引言
    一、家庭策略的前提及條件性
    二、家庭政策供給中的價值原則及政策結果
    三、文化治理的內在困境:家庭倫理規範間的張力
    四、結語
    第五章 私域中的勞動和生活
    引言
    一、被置於私域中的勞動和流動
    二、代工廠工人:私域中的勞動與生活
    三、政府與社會力量的角色
    四、結語

    第三部分 等級間可流動的身分制

    第六章 身分等級制度的結構性延續:以社會保障制度為例
    引言
    一、社會主義中國的社會分層制度是一種什麼制度?
    二、等級化的國民身分及再分配體制
    三、市場化過程中「社會保障」體系的初步建立
    四、「平等、公正」價值目標壓力下的「改革」
    五、簡短的討論
    第七章 作為替代性制度的「社會流動」體制
    引言
    一、等級間可流動的身分制度
    二、身分市場與權利資格贖買
    三、市民化與國民化
    四、「開放─流動」作為替代性制度的合理化機制
    五、簡短的討論:公民平等權延期兌現與社會轉型的過程結構
    第八章 在民權與民生之間:「歷史遺留群體」
    一、被歸入「歷史遺留問題」的那些群體
    二、「被拋棄者」的價值危機和身分政治
    三、「無價值者」的價值自證
    四、結語

    第四部分 法律外的共用規範

    第九章 自生的道德秩序:流動群體的互助體系
    引言
    一、關於居住貧困群體的居住生活調查
    二、「緣」與「類」:居住生活互助協作關係的實踐基礎
    三、居住生活互助行為的道德性
    四、結語
    第十章 「違規」的空間
    一、關於城市違規現象研究的理論範式討論
    二、占據者的邏輯
    三、違規空間如何嵌入城市社區
    四、政府的應對
    五、「違規」作為轉型社會中的法律文化和政治文化(代結語)
    第十一章 都市劇場中的「市民」:現代文明法則的想像與實踐
    引言:關於上海膠州路事件
    一、如何解釋城市災害背景下的市民行動
    二、災害事件中的市民認同及其社會聯結
    三、市民、公民及政治文明:幾個問題的討論
    四、結語:「基於規範的社會秩序」的市民實踐
    第十二章 「過渡期政治」及其精英倫理
    引言:「轉型陷阱」或「邊界狀態」?
    一、轉型中國的「過渡期」
    二、權力團體的過渡期政治
    三、作為政治文化的「等待」
    結論
    一、社會體制與政治─社會穩定
    二、社會轉型的框架意義
    三、例外事件與邊界狀態
    後記
    參考文獻
    索引


     

    規格說明
    • ISBN:9789863504368
    • 叢書系列: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 規格:平裝 / 424頁 / 15 x 23 x 2.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