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舊秩序崩壞的年代,窺見不平等如何加劇並束縛你我,而作為公民的我們,又有哪些反抗的可能性!?
自從步入全球化的時代以來,世界的政治經濟秩序已有巨大轉變,其中社會不平等的加劇與轉型更是引人注目。《全球時代的社會不平等》即是聚焦在此一議題,本書透過社會學之眼,談論從美國到世界各地的不平等現象。全書分成上下兩冊,探討的範圍涵蓋甚廣,從國家間的不平等,到特定社會內部的階級、種族、性別不平等,甚至是更新興的不平等形式,這本書均有所討論。
作者告訴我們,不平等並非遠在天邊的現象;反之,當你發現你一輩子都買不起房、因膚色及口音而遭到側目、或被認為女人/男人就是應該怎樣怎樣──這些狀況都是不平等滲入你我日常生活的痕跡。當我們感到個人的行動選項處處受限、與光鮮亮麗的他人比較後產生了相對剝奪感,這些苦難的感受其實都有社會性的根源。在全球秩序急遽變化的年代,本書帶領讀者窺見不平等現象之多樣、複雜、碎裂及幽微的面貌,並告訴我們身為世界公民的一份子,可以透過哪些改革與倡議性的行動,讓你我棲身的全球社群更宜人居。
作者簡介
史考特・瑟諾(Scott Sernau)
康乃爾大學社會學博士,任職於印第安納大學南灣分校(Indiana University South Bend)社會學教授,曾任該校國際學程主任,定期教授有關社會不平等、國際不平等、社區永續和城市社會的課程。曾在南土倫瓦爾大學(Université du Sud Toulon-Var)(法國土倫)教授過有關美國不平等的課程,並曾兩次在維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的海外計畫學期(Semester at Sea)中講授全球化課程。
著有Economies of Exclusion: Underclass Poverty and Labor Market Change in Mexico、Critical Choices: Applying Sociological Insight in Your Life, Family, and Community、Bound: Living in the Globalized World和Global Problems: The Search for Equity, Peace, and Sustainability,也是Contemporary Readings in Globalization(SAGE)的編輯。
瑟諾編輯過美國社會學會教學資源中心的社會階層授課大綱。榮獲許多校園和全州教學獎,包含西爾維亞・鮑曼獎(Sylvia Bowman Award),以及帕克獎(the P. A. Mack Award)並同年擔任印第安納大學卓越教學學院專任講座。
譯者簡介
李宗義 政治大學英語系、東亞所畢業,清華大學社會所博士,現為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副教授,研究專長為災難與社會,翻譯作品近二十部,橫跨人文社會科學等不同領域,最新作品為《家鄉裡的異鄉人》、《兼任下流》。
許雅淑 臺灣大學圖資系畢業、清華大學社會所碩士、博士,現任教於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主要研究領域為經濟社會學、文化創意產業,曾譯有《金融狂熱簡史》、《審議民主》、《部落客宣言》等書。
上冊
導讀 全球化讓社會更加平等了嗎? /蔡瑞明
前言
第一部 不平等的根源
1.戈爾迪之結:種族、階級、性別
2.大辯論
3.全球的分歧:橫跨社會間的不平等
第二部 不平等的面向
4.階級特權
5.種族與族群的不平等
6.性別與性的不平等
7.地位聲望
8.權力與政治
下冊
第三部 不平等的挑戰
9.向上爬升:教育與流動
10.被棄置的空間、被遺忘的地方:貧窮與地方
11.翻轉探底競賽:貧窮與政策
12.挑戰體系:全球時代的社會運動
致謝
詞彙表
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