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不吐不快、理不辨不明。
不服於是要論要戰,這是臺灣文學的運動精神。
「你不服?那就來戰!」小至牙膏從哪一頭擠,大至國家政策,只要想的不一樣,戰事可以一觸即發,欲罷不能,市井廟堂如此,文壇江湖亦然。有一種論戰,戰的是價值、真理和信仰,抒的是民族之情,言的是文學之志,或許他們彼此所望向的遠方,並不是同一個遠方,但他們所踏出的每一步都承載著深刻的思想。
不同世代的臺灣文人,心繫文學的同一顆心
本書以「戰語言」、「戰身分」、「戰西化」、「戰鄉土」、「戰課綱」為主題,介紹從日治到戰後而至當代所發生過的大型文學論戰,邀請學者、作家撰稿專欄,深入介紹論戰脈絡與發展,並以「不服」與「來戰」作為一目瞭然的論戰現場呈現角度。
本書特色
★深入:邀請學者作家撰寫專欄,梳理文學論戰的社會脈絡,呈現不同立場各自據理之處與論辯經過。
★淺出:以「不服」與「來戰」為題,簡明清晰呈現多元的論戰立場。
★閱讀臺灣文學史的嶄新角度。
序|文學論戰,並不簡單 蘇碩斌
序|空想妄想,不如好好吵一場 林佩蓉
序|激戰的筆,燙手的心 朱宥勳
【不服來戰】臺灣文學論爭特展:導言
一九四二–一九三四/戰語言
臺灣「新舊文學論爭」的語文改革與思想啟蒙/楊傑銘
【不服來戰】新舊文學論戰:要古典文學,還是要白話文學?
誰的語言?誰的文學?「臺灣話文論戰」的來龍去脈/楊傑銘
那些年,幾場「被消音」的文學爭論:「臺語文學論戰」的前世今生/鄭清鴻
【不服來戰】臺灣話文論戰:用臺灣話寫作,還是中國話?
一九四三–一九四九/戰身份
糞寫實主義論戰:殖民者如何佔領文壇/朱宥勳
【不服來戰】糞寫實主義如何「糞」?抵抗戰爭與皇民化的寫作策略
一場被遺忘的文學論戰:戰後初期與「橋」副刊論戰/盛浩偉
【不服來戰】橋副刊論戰「論」什麼?臺灣文學的定位與去向
一九五六–一九七四/戰西化
「現代詩」的誕生與確立:一九五○年代「新詩論戰」/蔡明諺
【不服來戰】現代詩論戰:詩能不能揚棄傳統、擁抱現代?
一九七二年「現代詩論戰」/蔡明諺
【不服來戰】關唐事件:詩該不該離開幻境、回歸現實?
一九七七–一九八一/戰鄉土
轉動歷史的一場文學論戰:一九七○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詹閔旭
【不服來戰】鄉土文學論戰:「左、右、統、獨」大會戰
文學論戰的統獨之爭:「邊疆文學」論戰/朱宥勳
雙陳故事:陳映真與陳芳明的跨世紀論戰/蔡林縉
【不服來戰】「邊疆文學」論:臺灣可以不是中國嗎?
二○一七/戰課綱
高中課本裡文白比率拍版定案後的思考/廖玉蕙
【不服來戰】文白之爭:教育現場的文言文、白話文論戰
【不服來戰】結語:異中求同,同中存異
撰文者簡介
附錄一:策展團隊
附錄二:展品概覽
附錄三:延伸閱讀推薦
附錄四:相關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