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le 第十九期/昆蟲的後人類時代

樣本Sample
優惠售價
NT$255~282
商品編號: 9772415438198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今期以「昆蟲的後人類時代」為題,探討人蟲之間的距離,回顧兩者的關係,藉以想像往後的世界。

    ❒ 封面專題|蟲系科技的發展歷史

    演化至此,昆蟲似乎與我們人類至為遙遠,人類將科技外置,昆蟲則將科技加註於己身,人類究竟如何理解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生存模式?從十八九世紀的研究中,探討昆蟲的生物科技,認識牠們的變遷。

    ❒ 封面專題|昆蟲思考的演化路徑

    人類和昆蟲分別演化,直至某個時點,人類終於能夠透過自身的科技,將昆蟲的肉身視作另一系統的科技,並將兩者接通,對於相異的理解加入了直覺(instinct)和智性(intellect)的兩種進路之中。

    ❒ 藝術捉蟲 ——《Insect Media》對藝術與昆蟲世界的剖析

    隨着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人類與昆蟲世界的界線可能會變得更模糊。昆蟲媒體藝術(insect media arts)這一關鍵詞已經出現,以思考昆蟲的身體結構、知覺和溝通方法,延伸至作為一種觀念。以昆蟲為中心的藝術,將來又會有何發展呢?

    ❒ 吳明益評論專題|蝶視的連鎖

    以人類觀測為基準,將人類觀念置入理解昆蟲生態,建構如蟻、蜂的「真社會性」階級系統難免有種一廂情願的感覺,但我們又是否真能捨棄人身,全然以昆蟲視角觀測自然?四位作家分別審視文學觀測的「眼」影射何種寫作者的姿態及探索溫和人類中心主義的可能。

    ❒ 人蟲辯證

    昆蟲體積雖小,卻能喚起我們本能上的恐懼,但牠們一直提醒着人類絕非統佔地球的霸主。拋開人蟲的對立,審視以蟲為喻的文化文本,我們能否重新解讀昆蟲,甚至學習牠們?而在演化人蟲兩極間,到底如何構成複雜的辯證關係?

    ❒ 蠱毒電影|我將書寫蛆蟲,至死方休

    電影看出來的東南亞,就正如一個人被下蠱,身心都不再屬於她自己,主題已由巫師所掌控,東南亞本身,也似乎處於商業考量(或根本不曾理會過什麼),像對自己下了蠱。

    ❒ 創作專題|Insect Punk 昆蟲龐克

    人類未來的無數分支中,是否也存在以昆蟲技術為軸的未來?這種未來到底會採取什麼路徑?在「蟲系社會」,我們將如何以昆蟲模式叛逆、反抗?我們或許能參照昆蟲的行動綱領,吸收其特性,蟄伏、寄生、群聚,為當下與將來的抗爭繼續準備。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