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屬於頂尖大學計畫研究團隊的一份成果,這個團隊由陳芳明擔任召集人,成員則包括郝譽翔、吳佩珍、崔末順、王君琦、邱雅芳、劉正忠、紀大偉、王婉容。他們分別是東亞地區不同領域的文學研究者,每次聚會討論,每位成員都相當盡職地提出研究成果,同時可以站在不同立場為研究者帶來新的思維。本書是研究團隊的最後一次同台登場,每一種論述都有其歧義性,卻反而可以建構東亞的具體內容。所謂翻譯,就是把不同文化地區的審美與價值觀念,使用另外一種語言表達出來。就是在現代化過程中,不同地區知識分子所面臨共同的問題。翻譯牽扯到各個地區的不同文化背景,如何迎接陌生文化的輸入,往往也是殖民地知識分子最為苦惱的議題。一方面在地知識分子希望能夠保有本地的文化價值,一方面又希望以外來的思想改造本地社會。對於東方知識分子所面臨的苦惱,一直是後殖民與後現代論述的重要關切。
編者簡介
陳芳明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作者簡介
郝譽翔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
吳佩珍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崔末順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王君琦 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副教授
邱雅芳 國立聯合大學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副教授
劉正忠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紀大偉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王婉容 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教授兼國際事務處國際長
導 論/陳芳明
.跨界的行者:蔣光慈《短褲黨》與馬爾羅《人的境遇》比較研究/郝譽翔
.1920至1930年代日本戲劇與東亞左翼文藝思潮:從秋田雨雀、田漢與吳坤煌三者的越境關係來看/吳佩珍
.反共文學的古典詮釋:1950年代台灣文藝雜誌所反映的民族主義文藝論/崔末順
.美人與良婦:白蘭台廈雙棲的明星塑形/王君琦
.華人女性的翻譯「性」:以叢甦的兩篇作品〈雨〉與〈百老匯上〉為中心/邱雅芳
.余光中詩的抒情議題/劉正忠
.罷家做人:1980 年代同志文學/紀大偉
.運用文化繪圖創作展演社區劇場:測繪台灣及菲律賓當代多元草根文化之展現路徑和美學分/王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