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陳培豐:「臺灣的工業化過程相對複雜,其鄰接在二二八事件、戒嚴令頒布、白色恐怖、農村土地改革之後,是一場複合且連鎖式的社會變動。戰前戰後,臺語流行歌曲之生成、發展及重塑,其實便是在這個社會變動過程中完成。而這個過程就是一群人生挫敗組不斷在追問或確認自己是誰,以及應該要如何生活下去等課題的反覆演繹。在不停的演繹之間,臺語流行歌曲中最常出現的結論,便是身為弱者的自己必須自力救濟方能生存。
而當這個結論和日本演歌的精神有著高度類同並得以相互融通時,臺灣歌曲不輟地往日本化、演歌化傾靠,自然不足為奇。事實上,就如同我們很少聽到輕快的、幸福的演歌所呈示的意義那般,演歌的唱腔主要用來承載弱者自我救贖的怨念。如果沒有這個相得益彰的精神議題做為搭配,轉音/顫音往往淪為一種誇張或多餘的歌唱詮釋技巧。換言之,演歌和社會邊緣人是一體兩面的存在,任缺其一便難有發揮之處。
流行歌曲所涵具的寫實況味並非由歌詞直接寫定,而是透過閱聽者經由自己的想像、記憶、經驗後被創造或投射出來的。藉由演歌唱腔做為媒介,被國家拋棄的本省人之內心的集體創傷,以及那種因為出身背景之故,注定一生要成為人生挫敗組而只能認命打拚的無奈和焦慮,都得以獲得投射。戰後「閨怨」歌曲迅速式微,但觀察了〈補破網〉、〈燒肉粽〉、〈思念故鄉〉、〈流浪之歌〉、〈鑼聲若響〉,〈孤女的願望〉、〈媽媽請你也保重〉,以及布袋戲歌謠中的〈為錢賭性命〉、〈苦海女神龍〉等一些戰後著名的臺語流行歌曲,我們發現這些作品的一貫特徴便是:其均可提供勞苦大眾一個相對良好有效的詮釋機制,讓他們在臺灣邁向工業化過程中歴經貧困、離鄉、挫折、無奈、淪落、忍耐、奮鬥的集體境遇和情緒得以獲得託付。
臺語流行歌曲的日本化、演歌化,與其說是戰前日本「同化」政策的結果,不如說是由於戰後臺灣政治經濟以及族群結構所致。
序章 臺語流行歌曲――一部「有聲有色」的臺灣社會文化史
一、研究動機――臺語歌曲的日本化、傳統化
二、研究課題和方法
第一章 日治時期臺語流行歌曲的生成和發展――依存日本、描述臺灣、愛情至上
一、前言
二、留聲機和臺灣的聲音――臺語流行歌曲的前夜
三、由他者所製作的臺灣「新民謠」
四、愛情至上的臺語流行歌曲
五、臺、日流行歌曲之「同」與「不同」
六、結論
附錄
第二章 做為情感結構的閨怨情節――在牢籠中過著「平穩」生活
一、前言
二、幽閉於室/家內的臺灣女性
三、在牢籠中過著平穩生活的庶民
四、作為情感結構的閨怨情節――閉塞、挫折、憂悶、無力
五、結論
第三章 走出「閨怨」卻陷入「苦戀」並「思念故鄉」――空窗期的臺語流行歌曲和再殖民統治
一、前言
二、流行歌曲工業的沉寂和二二八事件
三、奠基在臺語流行歌曲空窗期的差別統治
四、做為社會感情結構的「苦戀」
五、陷入崩壞狀態的臺灣農村
六、結論
第四章 從海/港航向日本――由「港歌」和新「臺灣民謠」看1950、60年代的臺灣
一、前言
二、由自創和翻唱所共構的港歌
三、漂泊到都市之海的農民
四、逃出當下閉塞生活困境的欲望
五、過去性的追求和新「臺灣民謠」
六、 「懷舊親日」的轉變
七、結論
第五章 臺語流行歌全盛期和日本因素――工業化前後的「望鄉演歌」和「股旅演歌」
一、前言
二、臺灣的工業化和「望鄉演歌」
三、存有重大差異的高度經濟成長――「集體就業」的有無
四、同為天涯淪落人的「股旅演歌」
五、結論
第六章 現實和虛幻中的淪落、失能、救贖――投射於1970年代電視布袋戲的社會問題
一、前言
二、創造臺灣史上最高收視率的布袋戲
三、散播社會邊緣人心聲的布袋戲歌曲
四、工業化下的電視布袋戲――人生挫敗組的烏托邦
五、在國家機器下集體失能的勞工
六、被「中國強」摧毀的烏托邦
七、誰是我們的救贖者?
八、結論
第七章 附論――連續殖民統治下的國、臺語流行歌曲
一、從「平穩」到「流浪」――人口移動的戰前戰後
二、工業化過程中的族群傷痕――自我日本化的過程
三、連續殖民統治下的國、臺語流行歌曲
四、在傷口癒合途中追尋認同
後記
引用書目
關鍵詞索引
陳培豐 臺灣臺北市人。日本早稻田大學日本語日本文化碩士、日本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博士。曾任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現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專攻臺灣語言思想史、文化思想史、文學史以及日治時期國語同化政策。著有《「同化」の同床異夢》、(日本.東京:三元社及臺北:麥田出版社)、《想像和界限:臺灣語言文體的混生》(日本.東京:三元社及新北市:群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