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回到現代世界,他會遭遇什麼樣的危機?他又會怎麼說?
看到世人只知道《國富論》裡頭「看不見的手」,卻看不到他談論財富時的道德觀點,更不知他重視的其實是《道德情操論》,關注的是人類幸福與道德的根基,他又會多麼失望?
在本書中,亞當.斯密回到現代世界,透過一位經濟學博士生的幫助,他經歷了一連串的冒險,還差點喪命!他們展開激辯,辯論他的經典之作《國富論》和《道德情操論》的真諦、他所說的「道德」究竟是什麼、道德如何培養、自利不等於自私、惹人爭議的全球化資本主義的功過、為什麼企業應該道德與利潤兼顧、還有他對人性的看法……
在這本《搶救亞當斯密》裡,亞當.斯密就站在大家的面前——他坦然、犀利、專注而且誠懇,他用自己的話為自己辯護,也傳達他真正的訊息。在企業規模越來越大、大到幾乎無法控制的今天,我們不但應該重新認識亞當.斯密,也該聆聽他對於現代經濟世界的警言,還有所揭示的人性與真理。
我們雖然活在這個巨大的商業世界裡,但我們的所作所為,最終應該「受人尊敬」、「自己對自己感到滿意」。面對生活、工作中的大小事情,若能夠秉持一個道德的觀點(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我們應該可以充滿自信、心安理得的面對未來。
道德,不是眾人之事,可是和每個人切身相關的大事!
作者簡介
強納森.懷特Jonathan B. Wight
美國李奇蒙大學(University of Richmond)羅賓斯商學院的經濟學與國際研究副教授,曾榮獲傑出教學與傑出貢獻獎。
他出生於華府,年輕時曾旅居非洲及拉丁美洲,獲得杜克大學學士、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經濟學博士——並且是丹佛斯(Danforth)研究會的會員。他的論文“A Little Adam Smith Is a Dangerous Thing” 獲得2001年派克斯頓傑出論文獎(Paxton Award for Outstanding Paper),那是國際薪火俱樂部(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orch Clubs)所頒發的獎項。他寫過關於亞當.斯密的文章還有:“Will the Real Adam Smith Please Stand Up? Teaching Social Economics in the Principles Course” 以及 “The Rise of Adam Smith: Articles and Citations, 1970-97”。另外,他曾與他人合著有關健保體系財務方面的書,還有許多國際經濟發展的文章。
譯者簡介
江麗美
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系畢,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新聞暨大眾傳播學院碩士。曾任美語中心教師、美國舊金山太平洋電視公司記者與編譯、民眾日報編譯等職。譯作甚豐,包括《六頂思考帽》、《團隊EQ》、《瑪雅》、《媒體操控》、《搶救亞當斯密》、《邊際謀殺》、《從負責到當責》、《當責,從停止抱怨開始》、《自我轉變之書》、《貿易戰爭》等書。
導讀如果你不讀亞當‧斯密的書/劉瑞華
前言
否認聲明
Part 1 財富(Wealth)
1 亞當斯密復活了
2 遠大前程
3 危險任務
4 真的亞當斯密請起立
5 違禁品
6 自利不等於自私
7 與亞當斯密一同上路
8 創造財富
9 窮人之子
10 歌劇之夜
11 財富與幸福
Part 2 轉型(Transformation)
12 追求利潤
13 真實的情感
14 給茱莉亞的信
15 另一則吉普賽故事
16 群英會
17 正義
18 啟蒙的一代
Part 3 道德(Virtue)
19 內在的旁觀者
20 弔詭的理論
21 一個新典範?
22 再談看不見的手
23 訴諸較高當局
24 說再見的時刻
25 世化公司
26 後記
Part 4 附錄
〔附錄A〕亞當‧斯密的生平
〔附錄B〕註解與資料來源
〔附錄C〕參考書目
〔附錄D〕教學指南
〔附錄E〕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