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向藝術:權力的新身分地位象徵

作者:烏利西
原文作者:Wolfgang Ullrich
譯者: 張錦惠
出版社:一行出版
出版日期:2022/08/18
一行
優惠售價
NT$300~331
商品編號: 9789869834742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就在距離我們不遠的現代歷史當中,權力菁英從早先多以精緻昂貴的穿著打扮及配件,或者身處於高貴家具及裝飾的環境之中留下他/她們的身影,到後來明顯地轉變為以現代或當代藝術作品為背景來拍照,這種身分地位象徵的典範轉移是如何發生的?而藝術又是如何創造出它具有獨佔性的、無法被複製的,以及能與其他事物的意義嚴格區分開來的概念,並經由宣稱某種精神性的特質以及智識上的主權,以此成為一在權力場域裡佔有核心地位的角色,並且在歷史上幾乎是前所未有地於諸多層面上發揮其影響力?甚至是擴張延伸出如同品牌商品一般的價格與價值?

      這些由權力及其修辭、圖像與藝術相互纏繞出的文化樣貌,即在本書關於一個個大人物圖像的解析當中被細緻地剝開而逐漸明朗。

    本書特色

      本書主要是針對現代/當代藝術作為權力場域當中一種新的身分地位象徵所做的歷史演變與圖像意義的爬梳。


    目錄

    藝術作為身分地位的象徵
    1.    一種新的圖像類型
    2.    經營管理者的美德
    3.    價值的變遷
    4.    權力的姿態
    5.    對圖像卑躬屈膝
    6.    古代聖像的變體
    7.    藝術的成效側寫
    8.    企業經濟與超驗

    作者簡介    

    烏利西(Wolfgang Ullrich)


      德國藝術史學家與文化科學家。1967年生於慕尼黑,從1986年起在慕尼黑學習哲學、藝術史、邏輯/科學哲學與德國研究。2006至2015年,在德國國立卡斯魯造形藝術學院(Staatliche 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 Karlsruhe)擔任藝術史和媒體理論教授。目前居住於萊比錫,並為自由作家,著作等身。於臺灣的譯著有《不只是消費:解構產品設計美學與消費社會的心理分析》(2015)與《模糊的歷史》(2021)。

    譯者簡介    

    張錦惠


      德國畢勒佛大學(Universität Bielefeld)德國語文學/社會學碩士,目前為日本德島大學教養教育院語學教育中心兼任講師。譯作有《社會中的藝術》(2009)、《愛情作為激情》(2011)、《文學藝術書簡》(2013)、《魯曼一點通》(2016)、《大自然的藝術》(2017)。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