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的中外衝突與肆應

作者: 唐啟華等
出版社:政大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2/01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00元
政大出版社
優惠售價
NT$270~300
商品編號: 9789866475672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衝突」在外交上,通常指主權國家間的利害矛盾,然其形式未必都是具體、激烈的「戰爭」。本書除聚焦於近代中國外交史中各種形式的衝突之外,亦試圖檢視非主權國家形式的實體,與國家、社會間的相互關係,嘗試更全面地關照中國近代外交史的細部內涵。因此,本書內容除包括中國對特定戰爭或涉外事件的因應外,亦包括自地方民、刑事案件檢視中國對外關係,或透過關稅、博覽會等經濟、文化行為,釐析近代中國外交歷程及其內容的研究。期能在多位臺灣年輕世代外交史研究者的努力下,為中國近現代外交史領域增添研究深度,並使其中的「衝突」內涵,提供更多面向的研究廣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唐啟華
      東海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林亨芬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蔡振豐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臺北市立南湖高級中學歷史科專任教師

    呂慎華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應俊豪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張志雲  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研究員

    王文隆  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主任

    許峰源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研究員

    任天豪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目錄

    唐啟華  導論
    林亨芬  日俄戰爭期間復州民務公所成立爭議
    蔡振豐  歐戰期間中國的局外中立政策(1914-1917)
    呂慎華  民四條約後的中日衝突──以遼中縣太平寺廟地商租案為例
    應俊豪  字水輪劫案、華洋衝突與美國的態度
    張志雲  革命時期的財政秩序──辛亥革命與海關結餘存放權之轉移
    王文隆  革命時期的僑民認同──以1912年泗水事件為例 
    許峰源  展示「中國」──臺灣在紐約世博會(1964-1965)
    任天豪  釣魚臺問題探因──1968年金吉隆廿號及其衍生事件
    任天豪  卷後語

    規格說明
    • ISBN:9789866475672
    • 規格:平裝 / 266頁 / 15.5 x 23 x 1.3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