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帝國:翱翔歐陸的雙頭鷹家族,統治中歐四百年的多民族混融帝國

作者: 彼得.賈德森 Pieter M. Judson 譯者: 黃中憲 出版社: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2020/12/05 語言:繁體中文
馬可孛羅
優惠售價
NT$601~664
商品編號: 9789865509514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國內寄送83折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哈布斯堡家族,歐洲歷史上最顯赫、統治領域最廣的王室
    哈布斯堡是如何在一片充滿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中歐建立綿延數百年的統一帝國?
    她又該如何面對工業革命、啟蒙思潮、法國大革命等時代變局?


    哈布斯堡家族,歐洲歷史上最顯赫、統治領域最廣的王室,曾統治過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帝國、西班牙帝國等諸多國家,稱霸歐洲達六百年。本書將講述從十八世紀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帝國是如何在一片充滿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中歐,建立綿延數百年的統一帝國?帝國又該如何面對工業革命、啟蒙思潮、法國大革命等時代變局?

    作者賈德森以綜覽全局的視角,發前人所未發的觀點,重新評價哈布斯堡帝國,讓世人認識帝國為何曾在如此悠久的歲月裡,對中歐數千萬人如此的重要。在哈布斯堡帝國解體前的幾十年和解體後的幾十年,有些觀察家把帝國貶為由彼此敵視的族群勉強拼湊成,且運作不良的集合體,貶為與時代脫節的帝國遺物。賈德森探究他們的動機,說明這些批評者的看法錯得有多離譜,事實上,曾有無數常民百姓,跨越了語言、宗教、地域、歷史的藩籬,忠於他們的「帝國」,曾有眾多官員、軍人、政治人物、學界人士,想出別出心裁的辦法來解決治理歐洲第二大國的難題。

    《哈布斯堡帝國》是本大膽的翻案之作,摒棄了正在形成之諸民族其流於片斷的歷史,審視政府是如何弭合族群間的差異和隔閡,為帝國帶來長治久安。哈布斯堡的君王支持建設新學校、法院、鐵路,推動科學、藝術,使皇帝的權威穩穩屹立於中歐的諸文化、諸經濟體裡。帝國全境日益提升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的正當性,因為公民開始利用帝國的行政機構來造福自己的鄉里。

    哈布斯堡帝國為了治理眾多的領邦和族群,祭出了諸多饒富新意的辦法,也遭遇許多解決不了的棘手問題。這些遺產仍深深影響帝國解體後繼之而起的中歐諸國,留下久久不消的印記。哈布斯堡帝國雖已逝去,但仍深深影響著現代的歐洲與世界。


    作者簡介
    彼得.賈德森Pieter M. Judson
    荷蘭歷史學家,一九七八年畢業於美國斯沃斯莫爾學院,並取得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賈德森教授主要研究現代歐洲史、民族衝突、革命和反革命的社會運動,以及性別史,目前擔任義大利佛羅倫斯歐洲大學學院的十九、二十世紀歷史教授。

    譯者簡介
    黃中憲
    政大外交系畢,專職筆譯。譯有喬納森.賴利-史密斯《十字軍戰爭全史》,彭慕蘭《大分流》,傑克.魏澤福《蒙古帝國》三部曲,法蘭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東尼.賈德《戰後歐洲六十年》,約翰.達爾文《未竟的帝國》、《帖木兒之後》,史蒂芬.普拉特《帝國暮色》、《太平天國之秋》、《湖南人與現代中國》,以及卜正民《維梅爾的帽子》、《塞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等書。


    目錄

    人名、地名注解
    地圖
    導論
    第一章 意外的帝國
    第二章 僕人與公民、帝國與祖國,一七八○至一八一五年
    第三章 矛盾的帝國,一八一五至一八四八年
    第四章 誰的帝國?一八四八至一八四九年革命
    第五章 十九世紀中期的現代:自由主義帝國的出現
    第六章 文化戰爭和為文化而打的戰爭
    第七章 尋常帝國,我們的帝國,一八八○至一九一四年
    第八章 戰爭與訴諸激進手法的國家建造,一九一四至一九二五年
    後記 新帝國
    謝詞

    規格說明
    • ISBN:9789865509514
    • 叢書系列:Historia歷史學堂
    • 規格:平裝 / 592頁 / 21 x 15 x 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