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對本土文化滿懷熱忱的先行者
用一輩子付出,刻劃臺灣布袋戲的輝煌歷史
這不只是一本記述西田社創立、發展,以及勇於面對危機、堅持傳承與求新歷程的紀實書籍,更是一齣承載臺灣布袋戲輝煌歲月的歷史大戲,每一段文字、每一章節,都是參與昔日榮光且堅持理想之「劇中人」,娓娓訴說的真情故事……
我們要恢復臺灣的文化,要把路邊藝人當作文化人
第一章「幕起」, 細數臺灣傳統布袋戲從中國傳來後的在地化歷程、受國家政策和新興媒體影響而經歷的興衰起落,以及西田社在風雨飄搖之時毅然創立的時代意義。第二章「起鼓」和第三章「開演」,讓曾參與西田社發展的成員和布袋戲藝師現身說法,道出那些被掩蓋在宏大的傳承使命下,眾人彼此關顧與扶持的溫暖情誼。第四章「換場」,回顧西田社創社以來曾面對的危機時刻、諸多善心人士在社團遭逢困境時的無償襄助,並從當代觀點針對布袋戲的藝術傳承提出可行的實踐方案。書末更特別收錄西田社的演出代表作《鬼姑娘的傳說》劇本和大事年表,使人得以從「表演」和「教育推廣」等面向深入了解此團體。
▍回首與展望
「那時候其實沒什麼錢,可是那些文物(布袋戲偶)在你面前,你如果不把它留下來,它不知道會到哪裡去︒」——陳金次 | 西田社布袋戲基金會創辦發起人‧ 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退休教授
每每作文課,要學生寫未來志願時,吳仙堯雖然總是乖乖地寫上醫生、老師,「但我心裡想的是以後一定要演布袋戲!」——吳仙堯 | 西田社布袋戲基金會董事
「當時什麼工都做過,小時候真的是吃了很多苦,布袋戲是唯一能帶給我安慰的東西。」——李鴻禧 | 西田社布袋戲基金會創辦發起人‧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退休教授
「早期那些談『忠孝仁愛』的戲碼,開始時一定要酬神扮仙,同時會教導一些人生道理,這讓我非常著迷,也會特別崇拜裡面幾個英雄。」——陳榮祥 | 西田社布袋戲基金會 董事長
「我們掌中戲的功夫非常深奧,比如說,口白聲情表現要有觀眾緣,口白本身就是一門很深的藝術。」——陳錫煌 | 唯一獲得文化部「重要傳統藝術布袋戲類保存者」、「古典布袋戲偶衣飾盔帽道具製作技術保存者」兩項國家頭銜的傳統布袋戲藝師,現為「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團長
本書特色
1. 全書訪談17位曾經參與西田社創立至發展歷程的重要人物與藝師們,為這些為臺灣布袋戲存續默默付出的無名英雄留下重要記錄。
2. 隨書附彩樓解析、戲偶角色與布袋戲工藝介紹拉頁。
3. 首度完整收錄西田社大事紀年表,有助後進研究者查詢索引。
感動推薦
細細品味這本書,彷彿重新回到社會風氣日益開放的1980年代,親炙三位西田社創辦人無懼世俗眼光、將時人視為民俗技藝的傳統布袋戲搬至大學殿堂的勇氣。——林奇宏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
這本書記錄一群於時代潮流中逆勢而上的先行者,如何因著珍視本土文化,而以各種實踐行動為未來的世代奮力守護古典布袋戲的璀璨風華。——黃明居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圖書館館長
「我們這一代,布袋戲是所有人的事情,也是在我們心裡,非常廣、非常大的一種感動。」——邱再興 | 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作者簡介
編著/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圖書館
2020年,西田社基金會將兩千多件文物捐贈給陽明交通大學並保存於圖書館,同時展開「西田社布袋戲文物典藏與研究發展計畫」;為呼應西田社「保存臺灣古典布袋戲」的理念,2022年陽明交大圖書館開始逐步將珍貴的臺灣布袋戲戲偶、戲臺、劇本、文獻與影像史料等文化資產進行修復、整理、數位化乃至典藏保存,並建置完整的資訊系統,以便後續進一步的研究加值應用與推廣。今年更進一步出版《掌藝人:西田社的布袋戲風華》及製作《傳世彩樓:西田社布袋戲基金會紀錄片》,期待能將臺灣的古典布袋戲藝術推廣、傳播至全世界。
專案執行/文化銀行
文化銀行於2016年成立,致力於臺灣文化永續的重要議題。自成立以來,團隊走遍臺灣,找尋臺灣快要消逝的傳統工藝,用文字、照片、影像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不甘於只留下文化標本,希望文化並不只是靜靜被欣賞的對象,更能以生動面貌重新活在世人的生活中。作為臺灣傳統文化的轉譯者,亦期待能透過傳統文化的再現與再詮釋,建構與當代文化藝術交流接軌的平臺。
序
臺灣布袋戲的源起與發展(摘錄)
時代變遷下,臺灣布袋戲的興衰起落
一九六二年十月,臺灣第一間無線電視臺「臺灣電視公司」(簡稱「臺視」)開播,特邀李天祿的「亦宛然」掌中劇團搬演傳統布袋戲《三國志》,這是布袋戲首次登上小螢幕,創電視布袋戲先河,惜因收視率不高而早早下檔︒真正將電視布袋戲發揚光大的,則是「五洲園」第二代黃俊雄率領「真五洲」劇團演出的《雲州大儒俠》︒黃俊雄改編其父黃海岱在日治時期以清代俠義小說《野叟曝言》新編的布袋戲劇目《忠勇孝義傳》,打造正氣凜然亦不失風流的儒俠史豔文,讓他帶領一眾中原俠客對抗藏鏡人等為禍世間的大反派,懲奸除惡大快人心, 徹底迷倒了小螢幕前的臺灣觀眾︒一九七〇年三月二日《雲州大儒俠》開播後,便欲罷不能地連演四年︑五百八十三集,創下了97%的超高收視率,每至中午播放時間,百工百業幾乎同時停工︑學生也蹺課,只為收看《雲州大儒俠》,是真正的轟動一時︒
但《雲州大儒俠》帶來的這一波電視布袋戲熱潮並未持續太久,因牴觸「說國語」政策戛然而止︒
一九五八年中華民國政府開始在臺灣推行「說國語運動」,但成效不彰︒ 以臺語播出的《雲州大儒俠》引起臺灣民間的熱烈迴響,中華民國政府便要求加入宣導愛國的蒙面俠「中國強」一角︒一九七三年教育部頒布「國語推行辦法」嚴格禁止臺灣人說母語,要求《雲州大儒俠》改以中國語配音,一九七四年更以「妨害農工正常作息」為由下令禁播︒一直到一九八一年始重新開放無線三臺少量時段演出布袋戲,但要求以中國語配音並對演出內容進行嚴格的限制及審查,造成大量觀眾流失︒
臺灣布袋戲從外臺︑內臺再轉向電視臺,歷經曲折,自電視布袋戲興起後,內臺布袋戲逐漸沒落,禁上電視後又重新轉向外臺︒一九八〇年代臺灣流行賭大家樂,以布袋戲酬神的風潮一度再起,然而布袋戲演師凋零, 少有人可以現場口白表演,多以錄音演出取代︒
一九八七年中華民國政府宣布解除戒嚴,不再禁止臺語演出布袋戲,但卻也不意味著臺灣布袋戲復興的到來︒解嚴帶來了蓬勃的經濟發展,也解除了對海外媒體的限制,海外傳來的影劇及多彩多姿的休閒娛樂文化搶佔市場,布袋戲不再是臺灣人唯一的娛樂選擇︒布袋戲觀眾的急遽減少,讓許多布袋戲班也只能無奈解散︒
在這個布袋戲的不景氣時代,卻有「霹靂布袋戲」的異軍突起︒一九八八年黃俊雄之子黃文擇︑黃文章聯手創作電視布袋戲《霹靂金光》,主角素還真「半神半聖亦半仙」的形象再次奪得布袋戲迷的喜愛,從此開啟了以錄影帶租售市場為目標的「霹靂」系列布袋戲,一度佔有臺灣影音租售率10%%;一九九三年更成立了臺灣第一家以布袋戲播放為核心的「霹靂衛星電視臺」︒霹靂布袋戲在金光布袋戲的基礎上發展,聲光特效更進一層,製作則強化運鏡剪接的敘事技巧,啟用專業編劇加入天馬行空的劇情,布景則從平面一路發展到大型布景和實景,甚至加入動畫合成技術, 呈現手法隨時代︑科技發展不斷演進,人氣歷久不衰,可以說是臺灣布袋戲少有的典範︒
霹靂布袋戲雖然成功,臺灣布袋戲卻回不到過往全民參與的盛景,不可避免地走向沒落︒隨著布袋戲演師的凋零,布袋戲的技藝及其承載的傳統文化也正加速流失,困境之中卻依然有一群熱愛布袋戲的臺灣人,以民間團體的模式,長年致力於臺灣布袋戲的文化保存與推廣︒
傳習臺灣布袋戲的西田社
一九八五年五月,陳金次︑李鴻禧︑楊維哲三位臺大教授發起成立「西田社布袋戲基金會」,這是臺灣第一個關懷布袋戲的民間團體,也帶動了知識份子關懷傳統戲曲文化的風潮︒
李鴻禧說起「西田」一名的由來,源自臺灣布袋戲班所供奉的西秦王爺︑ 田都元帥二尊守護神,同時也啟發自北部重要的布袋戲班之一「小西園」︒在西田社的成立大會上,啟用重金禮聘臺南名匠陳茂雄以一年時間雕琢打造的布袋戲彩樓,並邀集了「小西園」許王︑「五洲園」黃海岱以及「亦宛然」李天祿等多位國寶級演師同臺演出,不僅留下了彌足珍貴的記錄,也是西田社成員對畢生奉獻於布袋戲的演師們致上的敬意︒
西田社的重量開場,宣示了對保存臺灣布袋戲文化的決心,從而開啟了三十餘年峰迴路轉的經營之路︒而這一切,源自於創辦人陳金次︑李鴻禧︑楊維哲希望保留臺灣記憶的起心動念︒
在廣播︑電視還未普及的古早年代,廟口搬演的布袋戲可以說是臺灣人最好的休閒娛樂 ── 早期布袋戲的觀賞重點之一在於「聽」前場頭手演師的口白演繹,以一人之力擔起各種角色的頭手是一齣戲的靈魂人物,必須五音分明並有「聲緣」;再者操偶技藝必須活靈活現,為木雕戲偶注入百姿百態的生命力︒人間國寶演師陳錫煌便曾說過,戲尪仔(hì-ang-á) 的角色要分明,口白與操偶得有很深的工夫,這樣搬戲(poan-hì)才會活,觀眾也才會愛看︒
就是演師多年積累的深厚功力,才讓臺灣人為布袋戲深深著迷︒小小戲臺也彷彿有著無限大的想像空間,戲偶在演師的指掌之間飛天遁地無所不能︒布袋戲陪伴老一輩的臺灣人成長,是他們共同經歷︑至今依然津津樂道的快樂回憶,也是支持他們走過戰亂年代的心靈基石︒
雖然人人看布袋戲,但早年社會對布袋戲演師其實抱持諸多偏見,這也是後來臺灣布袋戲傳承難以為繼的原因之一︒一九四〇年代即有「爸母無捨施,送囝去學戲」(Pē-bú bô siá-sì, sàng kiá khì oh hì,意為:父母不疼孩子才會送去學戲)︑「第一衰,剃頭噴鼓吹」(phùn kó-chhui,意為吹鎖吶)的俗諺,人們普遍認為戲班的演師「搬戲仔」︑樂師是艱苦人才會從事的工作;一九八〇年代更視布袋戲︑歌仔戲等以臺語演出的傳統戲曲為難登大雅之堂的鄉土戲,蔑稱演師為「戲子」︒
時代變遷,電視興起︑海外新興娛樂的傳入讓臺灣布袋戲流失觀眾︒ 一九七三年「國語推行辦法」對臺灣人母語的打壓,對臺灣布袋戲更是致命的打擊︒陳錫煌曾感嘆:「布袋戲愛用臺語,才有氣味(khì-bī)!現在的孩子聽嘸臺灣話,就無法度欣賞布袋戲口白的藝術︒」母語流失即意味著文化斷根,從此再也後繼無人︒
西田社成立在臺灣布袋戲文化存續的瀕危時刻,三十多年來致力於保存和推廣不輟︒除了記錄老演師的口述歷史及演出︑重金典藏戲偶文物︑進行文史學術研究及邀請老演師傳授前後場技藝的「繼往」,也有取材臺灣在地故事新編劇本︑培養新世代布袋戲人才︑催生臺大傳統戲曲社團並開拓表演舞臺的「開來」︒最重要的則是藉由三位臺大教授的倡議,不僅翻轉社會大眾對布袋戲的偏見︑將其推至表演藝術殿堂並讓老演師重拾自信, 也帶動更多臺灣人認同並重新關注布袋戲,讓臺灣傳統文化開始受到重視︒
西田社傳統劇場藝術總監吳正德──曾是臺大掌中劇團第一代團長,後來接手了由西田社輔導成立的劇場──認為「西田社」一名所反映的時代意義,在於彰顯了解嚴後臺灣本土文化意識的抬頭,三位臺大教授的登高一呼,讓布袋戲開始起風,讓那個時代的臺灣青年有處可以尋得一個臺灣文化的慰藉︒
臺灣布袋戲自傳入以來一路的發展軌跡,嵌合了臺灣歷經清領︑日治及戰後的發展︑變遷與動盪;西田社以民間力量「關關難過關關過」的辛苦經營,也可見當代臺灣布袋戲文化傳承的不易︒吳正德甚至認為,或許未來布袋戲會變成一個傳統文化的象徵,而不再是一種生活的樣態︒
現實雖然嚴竣,但西田社還是夢想著有這麼一天:只要將當年感動自己的布袋戲文化保留下來,它就有機會感動臺灣的未來世代。
精裝 / 288頁 / 16 x 19 x 1.44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