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誌對於情緒、情感與多重感官身體經驗的紀錄,
有如一部部檔案,以交錯之異質空間,再現我們處身於世的時代性。
作者深入中國黔東南清水江流域的苗族村寨,展開長達一年多的田野蹲點,在一座名為Fangf Bil的苗寨與高地Hmub人朝夕相處,從村落日常與儀式生活的實踐中,關注Hmub人社群及個人主體在當代重組、變遷及再現的歷程,為區域、族群及方法論方面非常重要的人類學研究。
本書透過民族誌來描述與闡述親屬與性別,婚姻與情感的特性、對話性,來探索人類社群在一區域歷史脈絡裡的社會性,以及個人與集體之間的對話張力;從苗族親屬與情感,身體經驗與日常的村落民族誌書寫,討論看來微不足道的現象,所展現的社群與個人相互協商或積極對話,及其對於族群、社會或個人的瞭解,所凸顯的獨特意義與重要性。作者從身體感官經驗與文化心理的闡述,對人類學的田野方法提出反思與對話;並在其所長期進行田野研究的黔東南台江地區,結合生命史研究與語言人類學研究,討論苗族民間口傳文學(古歌),面對書寫體系的介入,在記音與翻譯的過程中,家譜的編撰過程中,呈現行動者的主體性與知識的建構性。
本書特色
1. 深入耕耘區域、族群研究以及人類學理論與方法論等面向的民族誌書寫。
2. 從身體感官經驗與文化心理的闡述,對人類學的田野方法提出反思與對話。
3. 在描述與闡釋以親屬為底蘊之村寨社會外,同時關注個人的主體性,諸如情緒、情感、身體感等主觀經驗,及其與社會整體理想的對話性。
作者簡介
簡美玲
臺灣後山的宜蘭羅東出生,花東縱谷瑞穗村長大,現寓居新竹。臺灣清華大學人類學博士,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系教授。1990年代起,通過民族誌田野與書寫,開展對臺灣、中國西南與華南、馬來西亞等地方社會,進行南島語族(Pangcah,阿美族)、貴州苗族(Hmub)、客家、海外華人之族群、親屬與性別、語言、情感人類學、歷史人類學等議題的探索。著述《貴州東部高地苗族的情感與婚姻》(2009)、《清水江邊與小村寨的非常對話》(2009)、《貴州東部村寨物語:Hmub人的日常、情感及語言》(2022),主編《客家的形成與變遷》(2010)、《全球客家研究的實踐與發展》(2021)、《百年往返:走訪客家地區的日本學者》(2021),撰述人類學相關學術議題之中、英文期刊論文與專書論文,數十餘篇。
目錄
序
致謝詞
田野相對位置
苗文(黔東方言)聲韻調表
親屬稱謂代碼
導言
【第一部:民族詩學裡的人觀與情感】
第一章 婚姻外的談情與調情
第二章 浪漫愛情與婚姻之間的張力:高地Hmub人情歌展演的文化個體性
第三章 「你倆是我倆一輩子的丈夫」:情歌語言的兩性意象與結伴理想
【第二部:身體感與情感】
第四章 田野裡的「聽」
第五章 煩悶、日常與村寨Hmub人的遊方
【第三部:書寫的主體性與社會理想】
第六章 古歌的記音與翻譯:歌師Sangt Jingb的手稿、知識與空間
第七章 貴州東部漢字家譜裡的文化政治:無名之聲與作者權威
【附錄】
Chapter 1 Extramarital Court and Flirt of Guizhou Hmub
Chapter 2 Tensions between Romantic Love and Marriage:
Performing ‘Hmub Cultural Individuality’ in an Upland Hmub Love-Song
Chapter 4 Cultivating the Ethnographer’s Ear
Chapter 7 Anonymous Voices and Authorship Politics in Printed Genealogies in Eastern Guizhou
註釋
參考書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