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養成指南 : 臺灣文學史基本教材(二版)

作/編/譯者:國立臺灣文學館主編 出版日期:2021/12 ISBN:9789865324414 出版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國立臺灣文學館
優惠售價
NT$213~236
商品編號: 9789865324414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本書為國立臺灣文學館「文學力:書寫LÁN臺灣」常設展之延伸專書,並結合「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之文學史研究成果,以輕鬆流暢的筆調,鋪陳臺灣文學發展的各階段概況,從原住民口傳故事到新世代文學,橫跨數百年時間軸,並兼顧純文學到大眾文學,是認識臺灣文學史的基本教材,適合中學以上各年齡層的讀者。全書共分12章,搭配各主題之代表性作家摘句,及珍貴的文物照片,是一本容易上手的簡明臺灣文學史。

     

    作者介紹

    編者簡介
    國立臺灣文學館

      國立臺灣文學館為我國第一座國家級的文學博物館,2003年設立,座落於臺南市中心,除蒐藏、保存、研究的功能外,更將透過展覽、活動、推廣教育等方式,使文學親近民眾,帶動文化發展。除展覽空間、服務大廳、藝文商店之外,另設有文學圖書閱覽區、兒童文學書房等空間,提供多元化服務。


    目錄

    一、 前言:從生活到星空
    二、 我們的生命即是傳說:口傳文學
    三、 把世界裝進韻腳:台灣古典文學
    四、 從教會到社會:白話字與台語文學之路
    五、 文明開化的夢與傷:日治時期「漢文新文學」
    六、 空襲警報下的歌:戰爭期的文學
    七、 窒息年代的游擊戰:反共文學,及其同時代的伏流
    八、 囚室裡僅有的窗口:美新處與現代主義
    九、 重新認識自己:鄉土文學與「回歸現實」浪潮
    十、 娛樂是願望的鏡子:大眾文學的發展
    十一、 終於來到的合唱:解嚴前後的議題爆炸
    十二、 找回自己的名字:1990年代以後的臺灣文學
    十三、 後話:歷史的岩層,未來的星圖

    規格說明
    • ISBN:9789865321697
    • 叢書系列:文化藝術
    • 規格:平裝 / 280頁 / 17 x 23 x 2.7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