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民法物權編是財產法的重要成分,更是自由經濟制度下的核心內容。物權編的規定,延續了民法總則的法理基礎,並與民法債編共同架構財產的歸屬與分配。本書係作者在完成民法總則、民法債編總論、民法概要等重要財產法著作中的系列之一。
為使讀者能有效率地適應法律專業的邏輯體系架構,本書由簡易的語言入門,其後再以漸進之方式,帶領讀者深入探討物權之法學理論,並輔以中外通說、實務觀點,以及作者個人之意見,使讀者精確地掌握民法物權的解釋與適用。本書共分十章,第一章至第三章乃物權的基本原理原則,第四章以下為各種物權,包括第四、五章的所有權、第六章用益物權(普通地上權、農育權、不動產役權、典權)、第七章至第九章的擔保物權(抵押權、質權、留置權)、第十章為占有。
【作者簡介】
鄭冠宇
現職:
東吳大學法學院教授
主要學經歷:
東吳大學法學院院長
德國哥廷根(Göttingen)大學法學博士
美國傅爾布萊特(Fulbright)訪問學者
強制執行法修正委員
民法物權編修正委員
文化部法規委員會委員
教育部中央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
國防部國家賠償委員會委員
新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委員
澳門立法及司法見解評論學術顧問
相關著作:
民法總則
民法債編總論
民法概要
【序】
十五版序
本次改版,雖一如往昔,有在文字用語部分略作修正,亦有就語意重新加以改述與詮釋,使其表達更為明確與貼切,更有補充或變更個人過去不成熟之見解,以就教於賢達。至於參考資料部分,亦適切添加若干法院實務之最新見解,並儘可能就現有主要中文及德文參考資料,如教科書(Lehrbücher)及法律註釋書(Kommentare)等加以更新。
動產擔保交易法施行至今已然經過60周年,其對於企業界的融資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然而1甲子的期間卻未有重大之修正,尤其在現代科技發展日益迅速的時代,電子化大量應用所造成的影響,更凸顯出動產擔保交易法之規範不足,如何在擔保法上有所因應,確實是各界應該深思的物權法上重要課題。
6年法學院院長任期已屆滿,但課堂之餘訪問、參與學術研討會的活動仍多,只得一方面繼續書寫尚未完成的債編各論,一方面先完成本書的改版。感謝諸多讀者在使用本書後所提供的建議與指正,除了讓本書能夠更加充實外,更代表了對於本書的關注與期盼。筆者只能更努力地充實本書以為回饋!然而個人能力畢竟有限,謬誤亦所難免,祈望讀者及授課同道們在未來仍能夠本於包容的心態,繼續給予本書關心與勉勵。
鄭冠宇
2025年7月31日
序於台北東吳大學崇基樓研究室
【目錄】
十五版序 ①
序 ③
第一章 概論 1
第一節 什麼是物權 2
第二節 物權法與民法各編的關聯 7
第三節 債權與物權 9
第四節 物權之基本原則 16
第五節 物權法定主義 24
第六節 物權之變動 28
第二章 不動產物權變動 45
第一節 依法律行為而發生之不動產物權變動 46
第二節 非因法律行為而發生之不動產物權變動 66
第三節 不動產物權之善意取得 78
第三章 動產物權變動 91
第一節 依法律行為而發生之動產物權變動 92
第二節 動產物權之善意取得 108
第三節 脫離物(盜贓物、遺失物)之善意取得 121
第四節 非依法律行為而發生之動產物權變動 135
第五節 添附 151
第四章 所有權 187
第一節 意義 188
第二節 所有權之權能 192
第三節 所有權人與占有人之返還關係 215
第四節 時效取得 230
第五節 土地相鄰關係 250
第六節 袋地通行權 266
第七節 越界建築 279
第五章 所有權之特殊型態 289
第一節 概說 290
第二節 分別共有 293
第三節 公同共有 334
第四節 準共有 348
第五節 建築物區分所有權 354
第六章 用益物權 369
第一節 概說 370
第二節 普通地上權 372
第三節 區分地上權 402
第四節 農育權 409
第五節 不動產役權 427
第六節 典 權 455
第七章 抵押權 485
第一節 債權之擔保 486
第二節 普通抵押權 490
第三節 最高限額抵押權 580
第四節 其他抵押權 614
第五節 讓與擔保 637
第八章 質權 645
第一節 意義 646
第二節 質權之種類 647
第三節 質權之利弊 648
第四節 動產質權 650
第五節 權利質權 681
第九章 留置權 711
第一節 意義 712
第二節 留置權之取得 715
第三節 留置權之效力 727
第四節 留置權之消滅 735
第五節 其他留置權 738
第十章 占有 743
第一節 意義 744
第二節 占有種類 749
第三節 占有之取得與消滅 757
第四節 占有之效力 761
第五節 占有之保護 764
第六節 準占有 777
平裝 18開 80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