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響入霜鐘》
集詩人、學者與小說家於一身的鍾玲,費時四年時間撰寫禪宗十三位祖師的傳奇故事,由年輕的達摩祖師於五世紀初在印度受師父囑咐東去中國傳法,寫到晚唐第九世紀的臨濟義玄禪師,跨越四百多年。
她詳實考據古書、史料,仔細推敲歷史事件、祖師傳記年代順序,結合自身修習佛法的經驗與體悟,以及因親炙白雲老和尚、聖嚴法師、佛緣方丈等,得以觀察高僧,來揣摩想像祖師的行止與境界,融入小說手法的創意情節、立體飽滿的人物,在不違背史實之下,刻畫出栩栩如生般的祖師們,書寫出充滿人情味的修行故事。
本書收錄三十個篇章,在史實、傳說、虛構中自在悠遊,不只可單篇閱讀,串聯起來,就是一部精采禪宗傳奇故事,可說是一部另類中國禪宗史。從達摩到中國為了尋找禪宗的傳人,展現一葦度江的神功來考驗傳人,二祖慧可為了求法不惜斷臂,為禪宗留下傳世著作〈信心銘〉的三祖僧燦,傳到六祖慧能,終於開枝散葉,而有臨濟宗、曹洞宗、溈仰宗、雲門宗、法眼宗五大宗派,大師輩出,看見禪宗落地深根的過程與深遠的影響,以及祖師圓寂之後,真身遭逢劫難,弟子如何捨命保護真身,寫下最精采動人的一頁。
透過鍾玲生動文字,以及詳細解說禪宗歷史背景,神秀與武則天的特殊因緣,讓這位女皇帝死後留下無字碑,懷海方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禪宗淵源,讓禪宗傳奇躍然紙上,讀本書,不只閱讀一本小說,也間接領會禪宗大師的教義,獲得身心靈的安頓與自在。
《修行的女人》
集學者與作家於一身的鍾玲,深度刻畫中國佛教由古至今二十六位比丘尼艱苦卓絕的修行故事,另收入一篇當代女子修習道家的山中傳奇。
她以嚴謹的學術訓練考據古書,爬梳兩千多年的歷史,融入師隨千佛山白雲老禪師學佛的經驗,發揮創作的感性與想像力,在史實的基礎上,用小說的創意筆法添磚加瓦,讓歷代比丘尼波瀾跌宕、高潮迭起的一生躍然紙上。從四世紀初西晉的第一位淨檢尼師,到清末的了定尼師,生動描繪十八位古代尼師可歌可泣的傳說;再由一九一一年民初寫到二○二三年當代的七位法師,並細緻描摹兩千五百年前佛陀收的第一個比丘尼弟子大愛道,以及一九九○年代一位女子到台灣的山中學習道家修煉的故事。
全書三十二篇穿梭在史實與虛構之間,單篇讀來是精采絕倫的短篇小說,貫串來看,是有助理解佛教發展脈絡與女性修行者史傳的重要文本。佛教傳入中國初期女子出家無門,因為授具足戒的儀式必須有多位比丘尼戒師,而中土的比丘都是男眾,四世紀的淨檢尼師和五世紀初的僧果尼師都面臨這種困境,她們如何正式受戒呢?古代女子在家庭與社會的抵制下出家不易,比如四世紀的明感尼師原是當家大夫人,歷經被綁去山寨十年驚心動魄的劫難,後以堅韌的心智向丈夫和家族爭取到出家。五世紀的曇暉尼師幼年已有愛慕她的未婚夫,她想方設法偷偷逃去寺院。清朝末年美人尼師了定,十七歲嫁入高門,後來拋開蒙受的不白之冤遁入空門。民國以降,從雲遊世界的清貧女畫家到創辦華梵大學的曉雲法師、剃度出家的大學校長隆迅法師、在巴西為佛教拓土開疆的覺誠法師等人,在在寫下璀璨動人的篇章。
鍾玲以編年作傳,靈活運用小說手法,勾勒出輾轉於各地的二十七位修行的女人的平生風景。她深情卻節制的行文,細筆刻鑿立體鮮明的人物圖像,鋪陳古今時代的氛圍,探尋淚光閃閃下人心歷經的千迴百轉。本書是修行入門的引路燈,更是扣問心靈的啟示錄,讀著故事,彷彿佛來,佛在,拈花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