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的讀法:司馬遷的歷史世界

作者: 楊照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期:2020/05/08 定價:500元 ISBN:9789863873402
印刻
優惠售價
NT$395~436
商品編號: 9789863873402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對於歷史人物的評價,從西周留下來一個傳統的重要標準,就是時間,也就是一個人可以被記得多久。

     

      楊照讀《史記》,永不過時的千古之書

      解譯司馬遷不可思議的精密心靈

      穿透兩千年時空的普世價值

      彌補天命之不平,叩問權力本質,洞悉抉擇關鍵點

     

      歷史真正重要的不是事實,而是事實與事實之間的關係,或者進一步說,是解釋「如何」及「為何」,這是與我們當下學習歷史的態度差異最大的地方。按司馬遷的態度,歷史不是一堆「What」,重要的是「How and Why」。在個人層次上,一個人為什麼會用這種方式講話做事?作為一個群體,彼此行為之間的互動會產生什麼模式,他們為何如此?某些事情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又選擇何種手段?這些都在歷史裡,也是我們理解、研究史學時最重要的挑戰。

     

      當我們以這樣的視野和方式去整理豐富龐雜的史實,就會對人類行為有一個合理的解釋,從而碰觸到普遍的人類經驗,真正做到以古鑑今,讓歷史對當下現實有所幫助。司馬遷在著作中清楚地展現了這種歷史態度。他用了幾個重要的觀念解釋《史記》的目的。

     

      《史記》是一部通史,也就意味著是人類有意識、有經驗以來的總和。通史是時間的完整呈現,司馬遷要從開天闢地、人怎麼來、人的社會怎麼來、人的歷史怎麼來開始寫起。通史不會有真正的終點,因為時間要繼續流下去,不過在現實上,司馬遷只能把歷史寫到自己那個時代。這件事情本身的意義非常重大,因為這是中國歷史意識的一次提升與突破。

     

      司馬遷用他的著作讓我們認識到,當我們把歷史當作一個整體時,所看到的歷史、從裡面學到的內容,以及因此認識到的世界與道理,是完全不一樣的。

     

      為什麼人們需要歷史,就是因為只有通過歷史,才能夠彰顯世間的千百種人,以及千百種生命追求。
     

    本書特色

     

      ◎楊照與司馬遷,穿越兩千年時空的心靈對話

      ◎通透練達的歷史星圖詳解,刻畫史家「對抗天道」的永恆使命。

      ◎賦予「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現代性定義--洞悉命運與人的意志、時間流變的智慧,以及獨立思考的責任。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