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重量級兒童與青少年治療師
50年實務治療與研究的結晶
本書收錄了英國精神分析重鎮塔維斯托克診所資深督導與治療師瑪格麗特.羅斯汀的臨床論文,記錄她五十多年來與兒童、青少年工作的臨床觀察、思考與研究。
深具哲學、文學修養的羅斯汀對兒童和青少年的理解與洞察極為敏銳,她結合精神分析理論,深入探討臨床議題,如創傷失落、青春期身分認同、受收養孩子早期經歷的陰影、精神病患者的僵固與防衛機制、童年剝奪等。她並針對評估以及與父母工作所需的架構與技巧,給予精闢的建議。
她在文中抽絲剝繭心理治療過程中的壓力、衝突、轉折與可能性,呈現出親近孩子內心世界的途徑,也反思精神分析臨床工作的挑戰,包括治療師的反移情反應、如何應對治療關係的危機,並探討社會、經濟與政治現實對患者心理發展的影響。
對於心理分析師、兒童分析師、兒童心理治療師,以及從事兒童與父母工作等相關人士,這本書都是不可或缺的經典。
時至今日,我們仍不時看見困在痛苦與困惑之中的家庭,隨著社會變遷,焦慮只增不減。人們試著尋找解決焦慮的方式,試著擺脫脆弱、痛苦,然而,我們需要的,並非有人告訴我們一條更好的捷徑,而是有人能像羅斯汀這般理解我們的底層焦慮。
我們順著羅斯汀的思路一覽兒童和家庭的工作,讀到各種家庭變故,如難民、收出養家庭、崩潰的家庭、大屠殺受難者後代、曾受虐或受忽視的兒童,這些孩子、青少年與家長如何面對自身的認同難題。羅斯汀溫暖且理解的語調,帶我們去到患者心底最痛的地方,她的穩定與信心,也帶我們走出這場情緒風暴。 ——譯者王映淳 真情推薦
本書特色
★當代英國知名兒童心理治療師與精神分析師瑪格麗特.羅斯汀,畢生工作與研究的結晶
★整合臨床實務、理論和研究:植根於羅斯汀在英國國民保健署和塔維斯托克診所超過五十年的工作經驗和研究。
★強調社會與政治因素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塔維斯托克診所的患者包羅萬象,有助於說明社會和政治因素如何影響心理發展。
★重視與父母工作:深入了解父母的內心世界,讓治療師更清楚親子間的潛在動力。
★臨床案例的細膩分析:說明如何藉由遊戲和繪畫來理解兒童內心世界,並在評估過程中找到進入兒童心理現實的途徑。
=====
作者簡介
瑪格麗特.羅斯汀(Margaret Rustin)
瑪格麗特.羅斯汀是兒童與青少年心理治療師、成人心理治療師,也是英國精神分析學會的榮譽會員,在英國各地推廣兒童心理治療訓練領域扮演重要角色。
她在倫敦塔維斯托克診所接受兒童與青少年心理治療訓練,受到當時兒童心理治療部門負責人瑪莎.哈里斯的深刻影響,1985年成為塔維斯托克兒童心理治療訓練的負責人;在英國國民保健署(NHS)和塔維斯托克診所工作超過五十年,擁有與兒童、青少年和父母工作的豐富臨床經驗。
執筆經驗豐富的羅斯汀與先生麥克合著的作品有《愛與失落的敘事:現代兒童文學研究》(Narratives of Love and Loss: Studies in Modern Children's Fiction)、《自然鏡映:戲劇、精神分析與社會》(Mirror to Nature: Drama, Psychoanalysis and Society)與《閱讀克萊恩》(Reading Klein)等;與他人共同編輯或是撰寫的作品則有:《密切觀察嬰兒》(Closely Observed Infants)、《兒童心理治療的評估》(Assessment in Child Psychotherapy)、《工作討論》(Work Discussion)、《幼兒觀察:嬰兒觀察理論與方法的發展》(Young Child Observation: A Development in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Infant Observation)、《兒童的精神病狀態》(Psychotic States in Children)與《短期精神分析心理治療》(Short-term Psychoanalytic Psychotherapy)等。
羅斯汀的作品生動展現她如何運用精神分析思維和技巧來幫助理解患者的內心世界,並指導治療方向,不僅為兒童心理治療師提供珍貴參考,也為精神分析的發展和應用做出了重要貢獻。
2009年退休後,她持續在塔維斯托克及波特曼NHS信託基金會從事教學、督導和研究工作,也是私人執業之兒童及成人心理分析師,並在許多國家授課。
編者簡介
凱特.史崔騰(Kate Stratton)
塔維斯托克診所青少年與青年服務部門的兒童與青少年心理治療師,同時負責教學和督導工作,曾擔任《兒童心理治療期刊》編輯,也是《塔維斯托克診所系列》(Tavistock Clinic Series)的共同編輯。
西蒙.克雷格恩(Simon Cregeen)
從事教學和督導工作,獨立執業的兒童和青少年心理治療師與伴侶精神分析心理治療師,文章散見《兒童心理治療期刊》(Journal of Child Psychotherapy)與他處,也是《短期精神分析心理治療:針對青少年抑鬱症的治療指南》(Short-Term Psychoanalytic Psychotherapy with Adolescents with Depression: A Treatment Manual, 2016)的共同作者,以及曼徹斯特精神分析發展信託(Manchester Psychoanalytic Development Trust)的信託管理人。
譯者簡介
王映淳
長年受塔維斯托克資深治療師督導,從事嬰幼兒心智健康、兒童/青少年/成人分析取向心理治療。
=====
【推薦文】兒童靈魂的探索者 洪素珍
【譯序】兒童心理治療是什麼呢?
【作者序】我的精神分析探索之路
【介紹】 精神分析與兒童治療——瑪格麗特.羅斯汀的理論與實踐 西蒙.克雷格恩(Simon Cregeen)
第一部 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領域——三份案例研究
第 一 章 認識自己是誰、在何處——青春期特殊且複雜的遷移(2013)
第 二 章 青少年心理治療中的身分認同議題(1989)
第 三 章 精神病患者的僵固與穩定——心理治療中,關於面對
現實障礙的一些想法(1997)
第二部 兒童心理治療的評估
第 四 章 兒童心理治療師的評估方式(2000)
第 五 章 與孩子的知心之道(1982)
第 六 章 家庭崩解之後?——遭遇多重失落之兒童的心理治療評估(1993)
第 七 章 為兒童與家庭進行評估——典範的發展(1995)
第三部 在寄養和收養家庭中成長的青少年的特殊需求
第 八 章 心中的多重家庭(1999)
第 九 章 概念性分析,維多利亞.克林比爾一生中的關鍵時刻——回應南明報告(2003)
第 十 章 與早年曾受虐與忽略的受收養兒童之精神分析式工作(2018)
第十一章 心痛之所在?——身體、心智和家庭挑戰(2005)
第四部 與父母工作
第十二章 與父母對話(1998)
第十三章 與父母工作(1999/2021)
第十四章 碎裂的身分認同與精神分析式心理治療的修復(1989/2020)
附錄一 參考書目
附錄二 作者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