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不」,才會去做:法國父母最信任的育兒專家協助你聽懂孩子的語言

作者: 馮絲瓦茲‧多爾多 Françoise Dolto
譯者: 單俐君
出版社: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2022/06/07
定價:440元
ISBN:9789863572404
心靈工坊
優惠售價
NT$348~385
商品編號: 9789863572404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內容簡介

      「當孩子出現」系列  
      ★法國一整個世代的母親,來當你跟孩子之間的翻譯機!
      ★精神分析結合兒科學,帶給父母不一樣的教養觀!

      ‧「快點吃飯」「不要!」
      ‧「把玩具收起來」「不要!」
      ‧「刷牙睡覺了」「不要!」


      學齡前的孩子「不要」連發,總令許多父母血壓飆高;孩子再大一點,狀況更多了:
      ‧小學了還尿床‧故意罵髒話‧欺負弟妹,手足打架‧遊戲時希望爸媽死掉……

      問題的背後,一定有原因
      法國家喻戶曉的教母級人物馮絲瓦茲‧多爾多醫師,對這些問題有獨到見解。多爾多醫師身兼母親、小兒科醫師與兒童精神分析學家,她溫暖開明的教養觀,影響了無數父母。

      本書是多爾多醫師教養智慧的精華,回答法國父母如雪片般飛來的育兒煩惱。秉持精神分析師的專業,她尋找每個問題的起因、給父母安心的建議,扮演親子之間的翻譯機。
        
      教育的首要條件,是視孩子為跟大人一樣的「人」
      多爾多強調,從出生那一刻起,孩子就已是具備溝通能力的人,與成年人是平等的。親子之間最重要的是以語言交流情感,才可能互相了解和成長。

      孩子說「不」,是為了表達自主
      例如,當孩子說「不」,其實具有正面的意義:「因為你要求我這麽做,我才說『不』,但我自己還挺想做的。」這時爸媽不必回答他,一會兒孩子自然就會去做了。

      書中還觸及以下問題:
      ‧婆媳教養觀衝突‧性教育‧覇凌‧向孩子解釋死亡‧和孩子分離‧孩子抗拒上學……


      親愛的爸媽,
      你可以不用照著我的方式教,但何不試試看?
      也許,你會找到更棒的溝通方法!


    本書特色

      ★法國父母最信任的育兒專家廣播電台的訪談合輯,篇篇犀利精彩可期。
      ★以心理及兒科專家專業解答親子教養常見的棘手問題,法式觀點值得台灣父母借鏡。

    誠摯推薦

      何翩翩 | 牧村親子共學教室負責人
      吳家碩 | 臨床心理師、好夢心理治療所執行長
      孫明儀 | 社工師、美國嬰幼兒心智健康治療師
      張亦絢 | 小說家
      黃瑽寧 |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楊明敏 | 國際精神分析學會分析師、精神科醫師
      鄧惠文 | 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
      諶淑婷 | 文字工作者
      (依姓氏筆畫排列)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馮絲瓦茲‧多爾多(Françoise Dolto, 1908-1988)


      法國著名的小兒科醫生、兒童精神分析學家、親子教養專家。1908年11月6日出生於法國巴黎一個信仰天主教的保守富裕家庭,十六歲時不顧母親反對毅然參加高中會考繼續學業,進入醫學院成為兒科醫生後,又因緣際會投身兒童精神分析,與拉岡等人共同建立了巴黎佛洛伊德學派,將精神分析引入醫學和兒科學領域。

      與同時代的兒童精神分析師梅蘭妮‧克萊恩相比,多爾多進一步將精神分析擴展至胎兒期。她將胎兒視為一個完整的語言主體,認為胎兒即具有交流的欲望和表達的能力,並堅持應與他們平等地對話交流。同時,她也十分重視對女性性欲問題的研究,不僅細緻探討了女孩在前伊底帕斯期的心理狀況,還十分強調作為規範者的母親的作用。

      著有「當孩子出現」系列、《孩子真的生病了嗎?》、《兒童的利益》等多部作品,並在法國廣播電台開設兒童教育節目,以談話的形式深入解答親子教養的各種問題。她成立的綠房子(Maison Verte)等機構被推廣到世界各地,並在兒童精神分析、發展心理學、兒童教育等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

      多爾多與先生育有三名子女。她於1988年病逝於巴黎,享年八十歲。

    譯者簡介

    單俐君


      法國巴黎大學教育專業研究,Charles Perrault國際學院文學論述首獎,專長為中文/法文筆譯口譯。譯有《靜能量:找回內在平衡的25個心靈處方》、《記得要快樂:A到Z的法式幸福》等。

     

    目錄

    推薦序一 | 跨越時空與文化的交流  Cathrine Dolto
    推薦序二 | 所有的育兒問題都不會只有一個答案  諶淑婷
    譯序 | 一位實踐者的真誠與人性關懷  單俐君
    前言

    第一部      焦慮與攻擊
    1總是有原因的──當孩子出現
    2喊叫是為了引人注意
    3離異與焦慮
    4是寶寶造就了媽媽──關於餵食
    5沒有「應該要會說話」這回事──說話與親吻
    6做了就做了──關於焦慮
    7了解新語言,接納新父母
    8觸碰到孩子身體時──接受手術
    9「我們就當她死了吧」──談攻擊性

    第二部      那些說不出口的…
    1間接的問題──父職、出生與性
    2有疲累的母親嗎?
    3說不出口的問題──再談性教育
    4在誰面前裸體?
    5伊底帕斯情結

    第三部      嫉妒 vs 競爭
    1人類從很小開始,就什麽都知道──當弟弟妹妹出現
    2怎樣才是公平?──煩躁與任性
    3哥哥用腦,弟弟用腳──兄弟之間的相處
    4黏TT的小寶寶,嫉妒的雙胞胎

    第四部  分離、陪伴,以及如何安撫
    1我們早就在等你了──孩子終於出生
    2父親出遠門時
    3誰拋棄誰?
    4每個孩子有不同的睡眠習慣
    5喜歡或愛欲──夜醒問題
    6嬰兒應該被抱著的──談安撫
    7「有人」是誰?──爸爸和媽媽
    8. 心理臍帶的割捨及雙胞胎的養育──不斷重複出現的問題

    第五部  爸媽怎麼教
    1關於孩子的大小便習慣
    2孩子說「不」,才「會」去做──談順從
    3是真是假──真有聖誕老人嗎?
    4我們會死,因為我們活著
    5待在家裡──家庭幼兒班與出外拍廣告
    6他會是藝術家
    7孩子需要生命力──休閒活動
    8欺負別人或是受人欺負?──放學以後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