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租中國:台商、廣東模式與全球資本主義【平裝版】(二版)

作者: 吳介民 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19/04/19
臺大出版中心
優惠售價
NT$510~562
商品編號: 9789863503415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國內寄送83折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中國是否會落入發展陷阱?
    西方國家為何開始警戒「中國威脅」?
    中國重返資本主義世界之後,會帶來哪些理論挑戰?


      本書針對中國與全球資本主義連結的模式,提出完整的解釋。台商作為「中間人」,促成中國從廣東賺取第一桶金,這桶美金作為「原始積累」,迂迴造成「中國崛起」。作者從全球價值鏈切入,指出「尋租發展型國家」,在經濟發展與財政攫取的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解釋架構連結了全球層次與在地層次,從宏觀到微觀,剖析政商關係的運作。並提出「機構化尋租」、「在地鑲嵌治理」、「公民身分差序」等概念,突破既有文獻對中國發展邏輯的理解。中國崛起的訣竅是「順著全球價值鏈打造世界工廠」,但目前「世界工廠」遭遇轉型困境,中國經濟何去何從?

    名家推薦

      吳介民出色地分析了台商在中國與世界經濟競爭中的角色。他在探索地方經濟與政治過程中,也精準地描述了宏觀與微觀的動態。中國的發展可能是二十世紀中葉以來最重要的經濟轉型,吳介民出色地捕捉到在此過程中台商的貢獻及其付出的代價,以及科技與人才的樣貌。對全球轉型、具爭議性的中國發展、以及台灣在此過程中的貢獻與犧牲有興趣的學生與學者,這本書都是必讀的專著。──中央研究院院士,杜克大學社會系榮休教授 林南

      在眾說紛紜關於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論述中,《尋租中國》以「台灣因素」的新視角開拓一條有原創、典範意義的研究路徑。吳介民以台商的在地經驗為焦點,揭示了在兩岸持續喧騰的政治紛爭底下,台商與中國地方政府已結成經濟利益聯盟,多年來利用中國公民差序體制,建構專制的民工工廠政體,及協同中國在全球價值階梯的攀爬。書中的分析視野不同凡響,結合了宏觀與微觀、歷史與當下、豐富的實證描述與批評的理論探索,是中國研究、台灣研究的經典之作。──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社會系教授 李靜君

      透過台商在中國的發展,本書分析了中國從1980年代以來的出口導向工業化。結合全球價值鍊與地方治理的觀點,本書勾勒了其中的一個關鍵機制:中國的地方成長聯盟。本書探討的雖是中國的出口導向工業化,實則是台灣資本主義跨國發展的一章,可說是台灣戰後資本主義西進中國的「拓荒史」。提問精準,資料踏實,分析細膩,論點原創,理論對話深入,本書將是理解台灣與中國經濟和政治互動的必讀著作。──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謝國雄

      吳介民博士多年深入廣東出口加工區進行田野研究,從農民工、台商、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多層次互動的角度,研究廣東世界工廠崛起與陷入當下危機的底蘊。這本書是他多年心血的結晶,是任何讀者擺脫誇張吹捧、理解「中國奇蹟」真相的鑰匙。──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社會系教授 孔誥烽


    作者簡介

    吳介民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副研究員,研究興趣為政治經濟學、政治社會學、台灣民主化、中國政經發展。參與創辦國立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與中國研究學程(與中研院合辦)。著有《第三種中國想像》,編輯(合編)《吊燈裡的巨蟒:中國因素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權力資本雙螺旋:台灣視角的中國/兩岸研究》、《秩序繽紛的年代1990-2010》;翻譯赫緒曼《反動的修辭》;合作拍攝紀錄片《台胞》;另著有詩集《地犬》。
     


    目錄


    圖次
    表次
    地圖
     
    導論 台商、中國與世界
    一、台商之謎
    二、中國式剝削
    三、新重商主義政策
    四、美國挑戰中國產業戰略
    五、台商之眼
    六、本書章節安排
     
    第一章 打造世界工廠

    一、分析焦點
    二、邁向世界工廠之路
    三、檢視既有理論命題
    四、全球價值鏈與地方成長聯盟
    五、個案、方法與資料
     
    第二章 廣東模式的起源、表現與變遷
    一、先走一步:機會與風險
    二、廣東模式的起源
    三、廣東的經濟表現
    四、廣東宏觀環境的變遷趨勢
     
    第三章 台陽公司1979-1994年
    一、台陽公司簡史
    二、台灣階段經營模式
    三、前進廣東:全球價值鏈移動
    四、假合資企業與人頭稅
    五、莞強公司與數人頭遊戲
    六、1994年外匯體制改革
    七、納福村建新廠
    八、人頭稅的制度浮現
     
    第四章 台陽公司1995-2010年
    一、納福村:EOI成長模式的基層單元
    二、第二代接班
    三、政商關係變化
    四、幹部在地化與營運成本增加
    五、關廠
    六、人頭稅隱沒、社保費浮現
     
    第五章 民工階級:身分差序、雙重剝削、勞動體制
    一、國家打造民工階級
    二、民工階級形構
    三、二元勞動力市場:低工資與加班迷思
    四、公民身分差序與雙重剝削
    五、差別待遇:教育與社保
    六、檢視勞動體制
     
    第六章 廣東模式轉型下的台資與中資

    一、國家政策與政商關係變化
    二、台資在地轉型:絲麥兒鞋業
    三、台資多元轉型:台鑫鞋業集團
    四、台資與中資生態體系變遷
    五、產業升級與社會升級
     
    第七章 全球價值鏈與尋租發展型國家

    一、價值鏈變遷與成長聯盟重組
    二、解析尋租發展型國家
    三、中國與東亞發展經驗比較
    四、初步評估「中國製造2025」半導體產業升級藍圖
     
    結論 陷阱與挑戰
    一、中國發展的陷阱
    二、美國挑戰「中國製造2025」
    三、中國與全球化理論
     
    訪談代碼對照表
    引用文獻
    索引

    規格說明
    • ISBN:9789863503415
    • 叢書系列: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 規格:平裝 / 464頁 / 15 x 23 x 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二版
    • 出版地:台灣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