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沙的「健行」:法國軍官薩勒鏡頭下的清法戰爭

作者: 黃㵾任
出版社:玉山社
出版日期:2025/01/10
語言:繁體中文
優惠售價
NT$324~357
商品編號: 9789862944196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藉由45張臺灣、澎湖的影像,
      以及1篇敘述臺灣地景的文章,
      重新審視十九世紀晚期法軍在清法戰爭期間的影像記錄,
      更進一步分析這些臺灣歷史影像背後的世界史意義。

      從主觀攝影回溯臺灣史的嶄新角度。

      1884年清法戰爭蔓延至臺灣後,隨軍來臺的軍官薩勒(André Salles)帶著他個人主觀的觀察意識,拍攝了45張臺灣、澎湖的影像,並寫下一篇敘述臺灣地景的文章,發表於法國山岳俱樂部的期刊——《年鑑》。

      本書利用薩勒留下的45張影像與期刊文章,了解這位在戰爭期間步行於臺灣的法國軍官,究竟帶著什麼樣的意識與觀點,拍下並保存了這些影像?這些影像背後又隱含了哪些歷史與知識的脈絡。

      薩勒是隨軍來臺作戰,執行海上封鎖任務的軍人,而非來臺傳教或經商。因此,他的影像與其說是為了記錄臺灣的特殊性,倒不如視為他個人知識的實踐成果。而從薩勒個人實踐的角度來詮釋影像資料,正好能補足過往側重圖像內容分析的臺灣影像史研究。

      此外,本書不僅利用薩勒的影像內容與筆記,看出他的觀察、拍攝意識,也嘗試重新審視十九世紀晚期法軍在清法戰爭期間的影像記錄,更進一步分析十九世紀晚期臺灣歷史影像背後的世界史意義。
     
      從薩勒的影像,我們將不只見到臺灣、澎湖的人文景觀,也能理解這些景觀與近代法國海軍及登山活動的關聯性。

    本書特色

      1. 45張十九世紀臺灣、澎湖影像首次完整公開。
      2. 除了歷史見證之外,也從影像中剖析拍攝者的主觀意識。
      3. 分析十九世紀晚期臺灣歷史影像背後的世界史意義。
     

    =====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黃㵾任


      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曾獲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訪問學員獎助。
      合譯有《寶順洋行:杜特在淡水的見證》等十九世紀臺灣相關史料著作。
     

    =====

    目錄

    序曲 從主觀攝影回溯臺灣史的嶄新角度
    19世紀晚期臺灣歷史影像背後的世界史意義
    19世紀晚期有關外國人調查與書寫之研究
    影像分析視角的可能性
    臺灣社會與世界交織

    部一 作為帝國一員的薩勒
    Chapter1 薩勒的生平與成長環境
    Chapter2 成為海軍的首次旅途
    Chapter3 法國山岳俱樂部及其性質
    Chapter4 學生旅行隊:戶外教學與愛國實踐
    登山與流通知識的併行實踐

    部二 帝國的戰火記錄
    Chapter5   戰火與航行:基隆與清國沿岸的戰爭記錄
    Chapter6   軍艦上的日常生活
    Chapter7   封鎖任務與他者的接觸
    「濾鏡」與攝影的複雜性

    部三 帝國之外的個人實踐      
    Chapter8   旅行的意外收穫
    Chapter9   地景:海蝕地形與馬公景色
    Chapter10 港灣再現:登山與攝影的結合
    Chapter11 鏡頭外的反思
    理解帝國視角的可能性

    終曲 帝國主義與個人經驗的拉扯

    參考文獻        
    附錄一 其他薩勒拍攝之影像
    附錄二 薩勒翻攝之臺灣、澎湖作品
    附錄三 《北圻回憶錄》中提及「偵察號」的航路
    附錄四 薩勒出版列表
    附錄五 圖次表
    致謝

     

    規格說明
    • 規格:平裝 / 160頁 / 16.8 x 21 x 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