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惡的距離:AI性愛伴侶.人造肉.人造子宮.自主死亡,它如何改變人性和道德,影響現在和未來的我們

作者: 珍妮‧克利曼 Jenny Kleeman 譯者: 詹蕎語 出版社:墨刻 出版日期:2021/04/17 語言:繁體中文
墨刻
優惠售價
NT$380~419
商品編號: 9789862895542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人類未來式=隨時有完美性愛+不殺生大口吃肉+不懷孕能當母親+無痛死亡自己
    💭你會欣然接受科幻電影中的未來世界一一成真嗎?
    💭你敢超越上帝的存在,奪取造物主造人的權利嗎?
    💭科技所造就的一切,究竟是幸福,還是災難?

    為了找到答案,作者珍妮•克利曼採訪了性愛機器人、大啖實驗室培養出的人造雞塊、
    看著胚胎在替代子宮的塑料袋中發育成長,還參與了學習自殺的特殊「研習會」。

    克利曼採訪的人表示,他們在為種種定義和限制人類行為的問題尋找解決方案。但是真正激勵他們的動機是什麼?
    是什麼樣的人畢生致力於建造死亡機器?什麼樣的顧客迫切想購買人工智能的性玩偶?
    他們為什麼會有這麽迫切的需求?這一類的發明不可避免地會帶來什麼樣意想不到的後果?
    誰又在為制止這些進步而戰呢?

    在本書中,作者帶領我們踏入改變「人之所以為人」的世界,作者著眼於人類生命經歷的四個核心領域:出生、食物、性和死亡,她探訪了那些正在推動某些令人驚奇(同時令人擔憂)的創新者。
    從人工子宮培育胚胎到實驗室生產人造肉,從能進行禮貌對話的性愛機器人,到能夠自主的死亡來結束生命,我們的生存和死亡正處於地震般劇烈的變化。
    我們從搖籃到墳墓的生命歷程,涉及越來越多的技術發展、越來越少的人類互動,讓人不禁懷疑及審思,這些進步的技術是否有可能奪走我們的人性。

    這不是一本科幻小說,本書所談的一切,都不是未來可能發生的事,而是正在發生的事!
    取代上帝,改變人之所以為人的世界,我們變得更好嗎?


    作者簡介

    珍妮‧克利曼Jenny Kleeman
    英國記者、廣播工作者、紀錄片製作人。她曾為《 Guardian衛報》、《The Times泰晤士報》,《Sunday Times週日泰晤士報》和《Tortoise》撰稿,也曾在BBC One的《Panorama》、Channel 4的《Dispatches》和HBO的《VICE News Tonight》等節目做過報導,並為Channel 4的《Unreported World》節目製作過13集橫跨世界各地的紀錄片。
    她寫的一篇關於性愛機器人的長篇報導,已被翻譯成包括荷蘭文、德文、義大利文及西班牙文等多國語言,本書為珍妮‧克利曼出版的的第一本著作。


    譯者簡介

    詹蕎語
    英國薩賽克斯大學(MA in Multimedia Journalism)、輔大翻譯所畢業,之前大多是接翻譯社的案子,翻譯內容包含商業、旅遊、科技等,一般人覺得很難處理的主題大致都碰過。
    雖然是英文譯者,但也喜愛日本文化,大學畢業時通過日檢一級,譯研所的碩士畢業論文則是與日文語料庫相關。
    合作洽談歡迎 Email 至:aoiandante@gmail.com


    目錄



    第一部 性愛的未來:性愛機械人的崛起
    第一章 魔法發源地

    「深淵創作」是擬真娃娃的大本營,製造全球知名的超寫實矽膠情趣娃娃,《浮華世界》稱這些擬真娃娃為「情趣娃娃界的勞斯萊斯」。

    第二章 陪伴的假象 
    人們不想再聽到謊言或是被欺騙,不論是否有戀愛關係,這些都會發生,人們寧願自己擁有一個能控制百分之八十五到百分之九十的人造伴侶。

    第三章 一點感覺也沒有
    性愛機器人進一步讓渴求完全掌控的男性,可以控制一個沒有自主的伴侶,他們可以充份支配,不用顧慮所謂的渴求和自主意願。

    第四章 岌岌可危的關係
    性愛機器人可以娛樂你、讓你滿意,但也可能羞辱、傷害、剝削你,不管是人類或類人類,也許根本沒有所謂完美、真實的陪伴。

    第二部 食物的未來:心安理得的人造培養肉
    第五章 牛群煉獄集中營

    每年有七百億隻動物成為我們的盤中飧,不是因為牠們對健康有益,而是因為好吃。

    第六章 熱愛肉食的純素主義者
    我不知道我吃的東西是從胎牛血清,還是植物培養基中培植出來的,我也不知道這是從雞的哪一個部位培植出來的,是血?骨頭?還是羽毛?

    第七章 離了水的魚
    若說肉品取自殺害動物,那麼漁產就是大屠殺了。數十年來,商業捕魚使用越來越貪婪的捕魚法,導致海洋生態浩劫,三分之一的海洋魚類已經枯竭。

    第八章 人造肉的滋味
    純素肉的誕生,源自於不相信人類可以改變飲食方式,唯一能確保食物生產而不會傷害地球的方式,是不執著於吃肉。

    第三部 妊娠的未來:體外人工培育生殖
    第九章 代孕的商機發展

    採用試管嬰兒的方式得到受精卵,再雇用一名女性完成懷孕、生產的過程,這就是分娩外包的終極目標。

    第十章 人造子宮「生物袋」
    有生物袋,就能有正常的生理發展,基本上避免了早產可能面臨的主要風險,這對小兒科的健康照護產生極大的影響。

    第十一章 完美的妊娠
    「體外發育」讓懷孕不再受限於年齡,女性可趁年輕時讓卵子受精,等到退休時再讓受精卵於生物袋裡成長。

    第十二章 最終,女性被淘汰了!
    一旦人造子宮和性愛機器人一起出現,男人就不再需要女人,靠自己就能滿足對性、對繁衍後代的渴望。

    第四部 死亡的未來:死亡機器
    第十三章 死亡DIY

    不需要醫生或政府允許,心智健全者應有權選擇在自己希望的時間和地點,以平和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這就是「理性自殺」。

    第十四章 自殺界的伊隆·馬斯克
    科技正在改變世界,也改變了死亡。越來越多的人掌控自己生命的最後階段,對於現代醫學讓生命延續的進展,大家都覺得「夠了」。

    第十五章 終結生命的方法
    完美死亡在於和每個人修補關係,心平氣和接受所遭遇的一切及死亡,切斷個人的羈絆、憎恨、耽溺和憤恨。

    後記
    致謝
    註釋

    規格說明
    • ISBN:9789862895542
    • 叢書系列:SASUGAS
    • 規格:平裝 / 416頁 / 21 x 14.8 x 2.1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