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來自日本、香港與台灣,所涉時代從清代至戰後,空間有中國與台灣,議題有才媛理想婚姻、財經、文學、原住民政策,以及《自由中國》、雷震及台大哲學系事件等面向,反映新生代學者的成果,也展現跨領域、台灣史與東亞近代史研究開拓的摸索痕跡。
序
台灣與東亞近代史青年學者研討會
01
清中葉江南才媛理想婚姻生活方式─以〈比屋聯吟圖〉為例/王輝
02
從雜誌看理蕃政策(1930-1945)初步研究《理蕃之友》和《台灣警察時報》/石丸雅邦
03
台灣作家吳濁流的大陸經歷及對其創作活動的影響─以其40年代的文學創作《胡志明》與《波茨坦科長》的比較為中心/伊蒙樂
04
1945年-1949年統制經濟與兩岸貿易對台幣匯率變化之影響/王炘盛
05
1970年代大陸對外經濟政策:以資源政策為中心/橫山雄大
雷震公益信託獎學金
06
二二八的逃亡規模與逃亡場域/李禎祥
07
《自由中國》雜誌與在野政治菁英對地方選舉問題之反應(1950-1960)/陳致妤
08
夏道平與《自由中國》半月刊的經濟論述/簡敬易
09
從總裁批簽到蔣中正日記:再談「雷震案」中的蔣總統/陳德銘
10
台大哲學系事件政治力介入之分析/游欣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