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世紀的真實告白: 如何在網路生活尋找意義及歸屬感?一個千禧世代作家探索自我與未知的旅程

作者: 克里斯.史特曼 Chris Stedman 譯者: 鄭淑芬 出版社:潮浪文化 出版日期:2021/12/28
潮浪文化
優惠售價
NT$407~450
商品編號: 9789860648072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穿越現實與虛擬的疆界,提出嶄新觀點!
    在數位生活對人性提出最深刻的叩問及反思! 
    新舊世紀交會的此刻,更是重新定義時代與自我的契機。
    ◆《一刀未剪的童年》作者,《被消除的男孩》作者,熱情盛讚◆ 
    ◆《科克斯書評》《圖書館期刊》浪達文學,佳評如潮◆


      克里斯.史特曼因網路平台的耕耘書寫得到出書機會,各式媒體訪談邀約接踵而來。長期關注參與LGBTQ及性別、弱勢族群等社會議題,更因而一度被延攬至白宮服務。網路生活讓克里斯打開人生全新風景,獲益甚多,他決定與讀者分享一路走來的各種思索與經歷。

      從網路交友、角色扮演、社會運動到自我認同,克里斯在書裡分析網路文化對我們造成的影響,更提出許多人面臨的疑問如:網路呈現的生活一定是膚淺虛假的嗎?究竟什麼才是「真實」?以社群媒體為例,有些人常感覺網路與現實分裂,只想使用濾鏡呈現亮麗成功的一面。克里斯卻點出: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在他人面前「展演」自我,這現象並非網路獨有。許多網路行為只是更突顯了人類原本擁有的古老衝動。

      他在書中深入剖析各類議題,指出如網路資訊戰及演算法操控等因素皆不可忽視,也提醒我們需要更謹慎面對網路的使用習慣。像是網路已改變「永恆」的定義,在現實裡的無心之過也許船過水無痕,在網路卻會變成難以磨滅的數位足跡。在數位世紀如何因應網路的雙面刃特質?他認為我們不可因其惡而退讓了善的界限。社交網絡確實有助於諸如「阿拉伯之春」「black lives matter」等社會運動的發展推動。多方權衡下,網路提供了更多拓展及挑戰自我的空間。

      克里斯同時也引用多位專家學者論述,實際走訪相關人士,記錄最前線的第一手訪談與觀察。更從信仰、遊戲、地圖繪製等各種層面,剖析中心與邊陲的權力論述、內在外在的衝突矛盾等問題。無懼於坦露自我,他以個人真實經歷相互佐證:一個成長於美國小鎮的酷兒也能從網路平台找到重要支持,進而做出重大改變。私日記的書寫風格,時而脆弱,時而激進,時而抒情,也讓本書帶著回憶錄般的私密色彩。
     
      克里斯在本書呈現對數位時代真實的尖銳探索,揭示我們能如何重新理解人們長期以來的疑惑:我們是誰?我們在世界的定位是什麼?數位生活儘管時常讓人陷入過度完美的迷思,但這也構成新世代的成長途徑,讓人能夠想像自己各種可能的面向。他指出,想在網路時代尋找意義與歸屬感誠然是一大挑戰,但更是重新定義網路及人性的最佳契機。

    本書特色

      ●從現實到社群的連結互動、網路交友、完美濾鏡等種種思考對應虛擬及真實的互涉影響,觀點新穎。 

      ●作者坦誠書寫個人私密經驗,筆法抒情,半回憶錄的風格引人入勝。


    作者簡介
    克里斯.史特曼(Chris Stedman)

      維權人士、社區組織者以及作家,著有《尊重信仰的無神論者:無神論者如何與宗教虔信者找到共同點》(Faitheist: How an Atheist Found Common Ground with the Religious,暫譯)。他為《衛報》《今日美國》《赫芬頓郵報》《洛杉磯書評》《華盛頓郵報》《大西洋》(The Atlantic)《Pitchfork》《BuzzFeed》《VICE》等撰稿,也曾出現於CNN、MSNBC以及PBS。曾擔任耶魯大學人文社區(Yale Humanist Community)的創始主任及哈佛大學的人文牧師。目前則為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利斯市奧格斯堡學院(Augsburg University)宗教與哲學系(Department of Religion and Philosophy)的兼任教授。

      《細節雜誌》(Details Magazine)將克里斯譽為「破解宗教信仰現狀的下一代領袖」之一,媒體《MIC》則稱他為「打破對無神論者刻板印象的千禧世代」。他於2021年6月開始主持名為《Unread》的podcast節目,推出同年即獲媒體《Vulture》《Mashable》選為「年度最佳podcast」(Best Podcasts of 2021)及「年度最佳新進podcast」(Best New Podcasts of 2021)。更多訊息請見:chrisstedmanwriter.com/。 

    譯者簡介
    鄭淑芬



      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肄業(修畢學分),主修國貿、英文、翻譯。具備教育部中英翻譯能力英譯中證書,目前專職翻譯。最新譯作《完美家庭》《我們的天空》《關於人生,你可以問問亞里斯多德》。餘詳csf1970.blogspot.com/。譯文賜教:ajanejane@gmail.com


    目錄

    各界讚譽
    推薦序/親愛的,我把真實變大了!
     
    1業餘者 Amateurs
    你天生赤裸,其餘皆是變裝

    2焦慮推文  Anxietweets
    網路上的濾鏡界限何在?

    3群星之中  In the stars
    當我們逃避現實,對網路上癮——網路能代替宗教和占星學嗎?

    4繪製領土  Mapping the territory
    如何在虛擬與真實間,定義世界與自己?

    5勾勒距離  Drafting distance
    強連結與弱連結的意義何在?和網路世界又該如何保持安全距離?

    6留下印記 Inked
    當數位足跡即成永恆,真實人生能夠編輯幾次?

    7我們扮演的角色 The roles we play
    虛擬世界和真實人生的身分認同

    8不確定的推文  Uncertain tweets
    擁抱未知,一起來做心靈體操
    尾聲/絨毛兔習慣  The velveteen habit
    所有的連結與分離,讓我們成為現在的自己
     

    規格說明
    • ISBN:9789860648072
    • 叢書系列:現場Come
    • 規格:平裝 / 416頁 / 14.8 x 21 x 2.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