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曲的氣候危機

作者:比約恩.隆堡(Bjorn Lomborg) 譯者︰紀永祥 出版社:好優文化 出版日期:2021/06/04 定價:560元 ISBN︰9789860620436
好優文化
優惠售價
NT$442~487
商品編號: 9789860620436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福斯新聞頻道(Fox News)重磅專訪!

    比約恩.隆堡(Bjorn Lomborg)抨擊拜登「綠色新政」

     

    氣候危機也好、綠能也好,

    不該比創新、經濟、脫貧,

    比人的生命,更重要。

     

      ◎「氣候暖化」真的存在!但會是我們最迫切的危機嗎?

      本書作者比約恩.隆堡(Bjorn Lomborg)是哥本哈根商學院的客座教授和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訪問學者。身為智庫「哥本哈根共識」的主席,他曾與三百多名全球頂尖經濟學家和七位諾貝爾獎得主合作,並協助改變數十億美元援助支出。他在本書中要提醒所有人的是:我們因為被過度誤導、所以在政策制定上產生嚴重誤差。

     

      我們誤把氣候問題當作是當前的、最重要的,唯一需要解決的問題,於是我們犧牲經濟、犧牲可靠的化石能源、犧牲那些更需要幫助的人,那些原本有希望擺脫貧窮的人。

     

      只為了政客、環保販子與綠能業者的利益,這樣真的合理嗎?

     

      ◎政客、環保販子與綠能業者,如何炮製世界末日? 

      隆堡認為,這與科學家無關──科學家們誠實地做了研究,也誠實地提出研究的成果。但不誠實的是政客、環保販子與綠能業者的解讀方向。

     

      好比說,談暖化,談氣候變遷會摧毀農業、談人類會死於糧食不足,卻避談人類會適應,會改善技術與選擇;談二氧化碳會造成溫度上升,卻不談二氧化碳也會增進綠化(事實上地球的綠化程度是被改善的);談人類可以做多少減碳的事,彷彿真的我們做點什麼,地球就會得救。

     

      但我們真正要注意的是什麼呢?是個人的努力根本無濟於事,甚至可能有害。努力一年減碳之後,好棒棒,我們拍拍手,然後搭飛機去哪裡玩幾天嗎?開電動車,好棒棒,我們拍拍手,電動車零碳排放。但猜猜看,製造一輛電動車,車廠使用的是化石能源,還是環保的綠能?

     

      ◎創新是唯一的、最重要的解方

      化石燃料會產生二氧化碳,所以就不要用化石燃料──不過,人類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是透過逃避或放棄的手段,來適應各式各樣的生存難關嗎?

     

      好比說車輛與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之間的連結關係。交通事故可說與馬車一起誕生;汽車發明後,相關死亡人數更是急遽上升。但我們的選擇是放棄汽車嗎?我們因此而選擇效率較差的運輸工具嗎?

     

      不,我們做的是不斷在技術與制度上進行創新與變革。我們把汽車的安全配備與交通規則做得更好,在需求與安全之間取得平衡,且透過這個好用的工具創造更好的收益,讓我們在創新與變革上有更多資源與資金可以運用。我們會有更好的汽車產品與交通制度。

     

      那麼,我們又為什麼只能憑藉放棄可靠的化石燃料,來「拯救」這個地球呢?為什麼我們假裝不知道人類能創新、能適應,也能對抗自然災害?

     

      ◎真正受害的──是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我們被錯誤的宣傳誤導,認為暖化威脅比經濟發展更重要,比社福機制更重要,比讓那些吃不飽的人能吃飽更重要。甚至,比脫貧更重要。

     

      可是,許多人這時會提出異議:暖化威脅真的存在!經濟問題也不應該優於環保問題!但我們在談的,已經不是單純的經濟問題。

     

      隆堡要提醒我們:被誇大的氣候危機不應該犧牲那些最需要幫助的人的福祉。這樣的政策制訂方向不但應該被檢討,我們也應該重新審視如何應對氣候變遷。就像人類一直在適應這個地球的變化,我們也可以用更聰明、更科學的方式兼顧經濟與環保的需求。

     

      我們以為暖化危機迫在眉睫,需要最大的關注。

      卻沒有想到,政客、環保販子以及綠能業者,

      則透過這樣的錯覺,賺取最大利益。

     

    作者簡介

    比約恩.隆堡(Bjorn Lomborg)

     

      暢銷書《持疑的環保論者》(The Skeptical Environmentalist)和《暖化?別鬧了!》(Cool It)以及許多學術書籍和出版物的作者。哥本哈根商學院的客座教授和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訪問學者。身為智庫「哥本哈根共識」的主席,他曾與三百多名全球頂尖經濟學家和七位諾貝爾獎得主合作,並協助改變數十億美元援助支出。他的作品廣見於《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經濟學人》、《大西洋》雜誌、《金融時報》及許多其他出版物上。他的每月專欄出現在全球數十家主要報紙上,讀者達數千萬人。二○○四年《時代》年度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多次被入選《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衛報》稱他為「可以拯救地球的五十個人之一」。現居布拉格。

     

    目錄

    第一部 恐懼的氣氛

    導論

    第一章 為什麼我們對氣候變遷的理解錯得如此離譜

    第二章 評估未來

     

    第二部 氣候變遷的真相

    第三章 氣候變遷的完整故事

    第四章 極端天氣或是極端離譜

    第五章 全球暖化會讓我們付出怎樣的代價?

     

    第三部 如何不應對氣候變遷

    第六章 你無法修復氣候變遷

    第七章 為什麼綠色革命還沒有到來

    第八章 為什麼《巴黎協定》會失敗

    第九章 選條路走:那種未來最好

    第十章 氣候政策如何傷害窮人

     

    第四部 如何修復氣候變遷

    第十一章 碳稅:市場基礎的解決方案

    第十二章 創新:最需要的是什麼

    第十三章 適應:簡單但有效

    第十四章 地球工程:備案計畫

     

    第五部 應對氣候變遷和世界上所有其他挑戰

    致謝

    規格說明
    • ISBN:9789860620436
    • 叢書系列:view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4.8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