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憑什麼:覓食者、農民、與化石燃料——人類價值觀演進史

出版社:堡壘文化
作者:伊安‧摩里士
譯者:李函
出版社:堡壘文化
出版日期:2021/05/05
讀書共和國
優惠售價
NT$407~450
商品編號: 9789860602258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西方憑什麼》作者伊安.摩里士
    X
    艾克斯特大學古希臘文學系教授理查.西福德
    耶魯大學歷史系教授史景遷
    哈佛大學哲學系教授克里斯汀.M.柯思嘉德
    知名作家瑪格麗特.愛特伍

    各界思想名家
    最華麗的紙上論戰

    人類價值觀大歷史
    X
    古典學.歷史.哲學.文學


    人類兩萬年來,社會、經濟、政治、道德上的演進,
    取決於我們取得能源的方式!

    暢銷話題作品《西方憑什麼》續作,
    作者於本書中再度充滿野心地講述某些「野蠻的物質勢力」
    如何侷限並決定人類兩萬年來的「文化、價值觀、與信仰」

    長期價值觀變動的基礎,是由最基本的力量所驅動――能源。
    作者描繪出了人類價值觀的宏觀歷史,並區分了三個接續出現的人類發展階段之中的廣大相似性。在這三個連續階段中的人類文化,則由逐漸變強的能量捕獲生產模式所判定:覓食、農耕、與化石燃料生產。這些連續出現的能量捕獲模式「決定」(或至少「限制」)了社會組織的型態,因此也控制了可能成為主流的社會價值觀。每個階段最後都會選擇自己需要的價值觀,原因除了人類的創造力,也由於相對成功的社會模式經常向外擴散,並征服其他競爭者。

    他以歷史、人類學、考古學及生物學等面向出發,整合並加以編織,來說明從人類存在直至今日,我們的價值如何改變,以符合人類的單一過度需求,也就是對能源的追求。

    ●人類價值觀的三種體系:

    第一種:覓食價值觀
    與主要仰賴覓食野生植物與狩獵野生動物維生的社會有關。
    比起大多數階級制度,覓食者們經常更為重視平等,也相當容忍暴力。

    第二種:農耕價值觀
    與主要以人工栽種植物,與馴養動物維生的社會有關。
    農民們通常重視階級制度勝過平等,也較不容忍暴力。

    第三種:化石燃料價值觀
    則汲取轉化為煤炭、瓦斯、與原油等化石植物中的能源,增強活體動植物帶來的能量。
    化石燃料使用者通常都認為平等比任何階級制度都珍貴,也完全無法容忍暴力

    而在作者嚴謹的五個篇章後,則有三位知名學者與世上最多產也最知名的文學人物之一提供了他們的論點。

    艾克斯特大學古希臘文學系教授理查.西福德認為:
    摩里士從演化論中擷取的概念,與他對「競爭、量化性、共識與效率」的強調,太全然地接受了我們的資本主義經濟體的「中心概念」。

    耶魯大學歷史系教授史景遷指出:
    摩里士筆下的廣闊人類發展階段包含了差異甚大的人類經驗,而我們也只能透過更精細的細節才能了解這種概念。

    哈佛大學哲學系教授克里斯汀.M.柯思嘉德則是提出疑問:
    「如果人們相信摩里士的理論,他們的價值觀究竟會不會繼續存在?」以此挑戰了摩里士對道德價值觀保持的觀點適宜性。

    知名作家瑪格麗特.愛特伍認為:
    要將焦點放在我們岌岌可危的未來上,要想像未來,需要的是我們的文學性想像力,而不能只仰賴可量化的資料與學術觀察。

    最後,則由作者總結並一一回應學者們所提出各種角度的看法,並就此概念向下延伸,說明解釋人類的價值觀、價值觀出處的基本問題,以及該價值觀的意味,再提出令人訝異的答案。

    規格說明
    • 規格:21cm*14.8cm*2.5cm (高/寬/厚)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