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的概念及其變動法則

作者: 史坦恩 Lorenz von Stein
譯者: 張道義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9/11/25
定價:320元
五南
優惠售價
NT$272~301
商品編號: 9789577637222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史坦恩對於社會的研究,是依據歷史的演進,從經濟活動中區分出社會概念,再將社會提升至國家成為二元關係,使得社會首度成為獨立自主的學術領域,它的結構與變動更賦予工業時代的國家及其法制全新的意義與變動法則。

      本書最重要的論述便是告訴我們,關於自由與不自由的討論,不應該只寄望政治路徑,因為自由與不自由的問題,最終都落實在社會權力關係。基於社會階級必定掌控國家公權力,書中進而分析民主共和的政治主張終究無力對抗社會利益的作用;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行動哲學,又必定消失在自我矛盾中。國家推行社會改革,之所以能夠為人的自由開創出路,它的終極力量其實不在制度本身,而必須回歸人對自身本質的認知,從這裡才真正推論出社會問題與社會改革的意義與內涵。
     


    作者簡介

    史坦恩(Lorenz von Stein)


      1815年出生於德國北方小鎮Eckernfoerde。1839年通過法學國家考試,1841年在基爾大學獲得法學博士後,前往法國巴黎進行法制史研究,受到當時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影響,進而研究社會思想與階級問題,1850年出版《1789年以來法國社會運動史》奠定其學術地位。1855年起,獲聘為維也納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陸續發表社會理論、經濟理論、行政理論、財政理論等國家學四大體系研究,成為國家學研究的著名學者。他主張理性與持續的社會改革,奠定國家權力的合法性與正當性,並兼顧私有財產的保障,公認為德國「社會國」思想先趨,學術影響力擴及日本明治維新的憲政與行政。1890年病逝於維也納。

    譯者簡介

    張道義


      1961年出生於台灣台南,1983年畢業於輔仁大學法律系。1989年德國杜賓根大學法學碩士,1994年德國杜賓根大學法學博士,留學期間獲德國學術交流總署(DAAD)博士獎學金。曾任職司法院大法官書記處研究專員、中央研究院歐美所助研究員、現任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法學教授,研究領域為憲法、行政法、社會法與國家理論。2008年出版史坦恩《國家學體系:社會理論》譯著(聯經)。
     


    目錄

    譯者序
    社會的概念及其變動法則

    第一章 社會的概念
    人的生活及其整合
    經濟有機體
    經濟有機體的變動
    社會的概念

    第二章 國家與社會的基本原則
    共同體的歷史觀
    國家的基本原則
    社會的基本原則

    第三章 不自由的形成與概念
    不自由的起點
    社會支配階級如何掌控國家權力
    社會支配的積極實踐:社會支配的法制、社會階層及其法制、種姓制度
    不自由的概念

    第四章 自由的原則及其變動法則
    自由的起點
    自由變動的共同基礎
    自由的變動,第一個條件的出現
    政治變動的原因與必然
    政治改革的概念
    政治革命的概念與變動法則

    第五章 社會的變動法則
    社會變動的原因、概念與原則
    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社會民主的理念
    社會民主的理念及其雙重體制
    社會革命
    社會改革

    第六章 結論:德國與法國

    史坦恩紀事年表

     

    規格說明
    • 規格:精裝 / 160頁 / 14.8 x 21 x 2.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