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半島的建築

作者:中西章
譯者:黃蘭翔
出版社:南天書局
出版年份:2022/08
定價:700元
ISBN:9789576389764
南天書局
優惠售價
NT$553~611
商品編號: 9789576389764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建築文化圈,周邊國家的韓國、日本、琉球、越南等地以在地觀點接受外來的中國建築與城市規劃手法時,存在以其主體建築史觀來面對、篩選與接受中國建築之過程。這些周邊國家存有其在地建築的本質,相對於中國建築與城市,具有可稱為異文化的建築特質。例如韓國建築結合大自然原野環境特質;或是其空間由「大廳(마루)」與「溫突(온돌)」兩種特殊的基本空間元素所構成;或在朝鮮時期發展成熟的「多包系建築樣式」與「柱心包系建築樣式」;這些都與東亞其他地區的建築不同。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朝鮮時期重視儒家科舉制度時代背景下,也發展出其獨特的孔廟、書院及鄉校建築。
    目次

    原書序
    中語版への序
    中文版序
    譯者序
    I 朝鮮半島的史前時代與古代的住宅
    1. 朝鮮半島的豎穴住宅
    ⑴新石器時代的豎穴住宅
    ⑵青銅器時代的豎穴住宅
    ⑶豎穴式住宅的使用
    2. 在中國文獻上記載的史前時期住宅
    ⑴關於豎穴住宅之記載
    ⑵關於住宅其他的記述
    3. 溫突(온돌;ondol)的起源
    ⑴溫突的起源
    ⑵溫突的發展與普及
    4. 鋪設木地板的「大廳」(마루;malu)
    ⑴史前時期與古代的高腳建築
    ⑵「大廳」的起源及其普及

    II 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的建築
    1. 樂浪郡的遺跡
    ⑴樂浪郡的建築遺跡
    ⑵樂浪的古墳
    2. 佛教的傳來與寺院建築
    ⑴高句麗的寺院建築
    ⑵百濟的寺院建築
    ⑶古新羅的寺院建築
    3. 三國時代的都城與宮殿
    ⑴不具羅城的都城
    ⑵圍繞以羅城之都城
    ⑶三國時代的宮殿建築─以安鶴宮為中心
    4. 從遺址、遺物所見到的木造建築樣式
    ⑴平面形式
    ⑵柱子的形式
    ⑶斗栱的形式
    ⑷架構與屋頂的形式
    5. 石造塔與石造墳墓─石造建築
    ⑴石造塔建築
    ⑵在石造古墳可見到的石造技術

    III 古代建築的開花─統一新羅的建築
    1. 寺院建築的變化
    ⑴雙塔式伽藍之出現
    ⑵山地伽藍的興盛
    2. 首都慶州的發達與宮殿建築
    ⑴慶州的發達
    ⑵王宮的發展
    ⑶統一新羅的宮殿建築─雁鴨池的遺構
    3. 木造建築樣式的發達
    ⑴唐朝(618–907)建築樣式的導入
    ⑵「樓形式」的建築
    4. 從石造建築看新羅樣式的成立
    ⑴新羅式石造塔的成立
    ⑵特殊造型石造塔的誕生與磚造塔的造建
    ⑶石窟庵與佛國寺石造建築
    ⑷新羅古墳形式的完成
    5. 古代的住宅建築
    ⑴高句麗與百濟的住宅
    ⑵新羅的住宅
    6. 渤海的建築
    ⑴都城與宮殿
    ⑵住宅及其他的建築

    IV 古代建築的繼承與邁向新時代的胎動─高麗建築
    1. 高麗的都城與宮殿─首都開城與滿月台
    ⑴開城的城廓
    ⑵高麗的王宮滿月台
    2. 寺院伽藍的形式與石造塔樣式的變化
    ⑴高麗時代的寺院伽藍形式
    ⑵石造塔樣式的地方性
    3. 木造建築樣式的發展─柱心包系建築
    ⑴柱心包系建築的特徵
    ⑵遼代與南宋建築樣式的導入
    ⑶最古樣式的柱心包係建築─鳳停寺極樂殿
    ⑷柱心包系建築的典型─浮石寺無量壽殿與修德寺大雄殿
    4. 元朝建築的傳來─多包系建築
    ⑴多包系建築的特徵
    ⑵元朝建築的傳來
    ⑶現存高麗時代的多包系建築
    5. 風水地理說之影響
    ⑴風水地理說的傳來、普及與其思想
    ⑵風水地理與開城、漢城

    V 新時代的開幕─朝鮮時代前期的建築
    1. 首都漢城的築城
    ⑴漢城的遷都與築城
    ⑵漢城城牆的營造
    ⑶南大門的興建與其建築
    2. 柱心包系建築的變化與翼工式建築
    ⑴柱心包系建築之變化
    ⑵翼工式建築的出現
    3. 多包系建築之展開
    ⑴多包系建築之變化
    ⑵朝鮮時代前期多包系建築遺構
    ⑶「折衷式」建築
    VI 朝鮮建築的確立─朝鮮時代後期的建築
    1. 「萬曆之役」帶來的破壞與重建
    ⑴「萬曆之役」所造成的建築物之破壞
    ⑵遭受破壞的建築之重建
    2. 朝鮮時代的宮殿與城郭
    ⑴朝鮮時代的宮殿建築
    ⑵新都市的建設─華城的營造
    3. 朝鮮時代的寺院建築
    ⑴排佛政策與佛教
    ⑵李氏朝鮮的寺院伽藍
    ⑶李氏朝鮮的寺院建築
    4. 文廟、鄉校與書院─儒教建築
    ⑴首爾文廟
    ⑵鄉校建築
    ⑶書院建築
    5. 其他朝鮮時代的各種建築─廟社、客舍、樓亭
    ⑴廟社建築
    ⑵客舍與官衙
    ⑶樓亭
    6. 多包系建築與朝鮮時代樣式
    ⑴宮殿建築與寺院建築 308
    ⑵朝鮮時代後期的多包系建築
    7. 建築工程的組織與工匠
    ⑴朝鮮時代後期的都監與建築工程
    ⑵從事寺院建築的木手
    8. 朝鮮時代的住宅
    ⑴朝鮮時代住宅的構成
    ⑵庶民住宅的地域性變化
    ⑶朝鮮時代社會與住宅形式

    參考文獻
    索引


    作者簡介
    中西 章[專門領域]朝鮮半島建築史
    [學歷]
    1975年 東京都立大學工學部建築工學科畢業
    1977年 東京工業大學大學院理工學研究科建築學專攻修士課程修了
    1980–1982年 留學韓國首爾大學校工科大學建築學科
    1984年 東京工業大學大學院理工學研究科建築學專攻博士課程修了
    1986年 取得工學博士
    [經歷]
    1986年 東京都立墨田工業高等學校 專任教師
    1995年 東京工業大學附屬科學技術高等學校 專任教師
    2014年 退休
    [著作]
    〈高麗時代柱心包系建築の「挿肘木」について〉,收錄於《日本建築学会計画系論文集》第779号,2021.1。
    〈高麗時代建築における尾垂木について〉,同上書,第750号,2018.8。
    〈新羅皇龍寺の初期伽藍に関する再検討〉,同上書,第650号,2010.4。
    「朝鮮建築史部分」(共著,收錄於《東洋建築史図集》),彰国社,1995。
    〈朝鮮建築〉(共著,收錄於《第2版建築学便覧I計画》),丸善雄松堂株式会社,1980。
    《朝鮮半島の建築》,理工學社,1989。
    《斗栱形式からみた朝鮮多包系建築の変遷に関する研究》,博士論文,1986。

    譯者簡介
    黃蘭翔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
    [專門領域]
    臺灣都市史、臺灣建築史
    [著作]
    《他者與臺灣:臺灣建築史之研究》,空間母語文化藝術基金會,2018
    《臺灣建築史之研究:原住民族與漢人建築》,南天書局,2013
    《越南傳統聚落、宗教建築與宮殿》,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研究中心,2008
    [專書翻譯]
    《伊斯蘭建築之世界史》(深見奈緒子,《イスラーム建築の世界史》),南天書局,2019
    《近代建築史》(石田潤一郎、中川理編,《近代建築史》),南天書局,2019
    《日本建築史序說》(太田博太郎著,《日本建築史序說》),南天書局,2018
    《中國建築史之研究》(田中淡著,《中国建築史の研究》),南天書局,2011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