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意象

作者:凱文‧林區(Kevin Lynch) 譯者:胡家璇 出版日:2014/09/03
遠流
優惠售價
NT$222~244
商品編號: 9789573274735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本書仍是建築、地景建築、都市設計、都市與區域規劃、都市研究,
     
    以至於所有與城市相關的研究領域都能分享與必須精讀的書。
     
    ──夏鑄九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名譽教授

     
    Architectural Forum、NCARB、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 推薦
     
    城市的形態對於生活在其中的人到底有著什麼樣的意義?城市規劃者與都市設計者可以怎麼做,讓城市的意象更鮮明,讓城市的居民更難忘呢?
     
    城市如同建築,是一種空間的結構,只是尺度更大,需要用更長的時間過程去感知。為了探討關於城市的樣貌、其重要性與可變性,作者與其團隊以美國波士頓、澤西市、洛杉磯這三個城市進行研究,仔細探察其中某些地區、要求受訪者回答各項問題、畫下他們所知道的城市地圖、描繪從家到工作地點的路線、說明城市中他們認為最有趣與動人的部分等等。
     
    從訪談資料中,作者提出一個新的檢視和建構標準:可意象性;並且提出組成城市意象的五大元素:通道、邊界、地區、節點、地標。這些元素共同構成一座城市的空間形態,是城市居民感知環境的重要參考,也是都市設計必須掌握的基本設計原則。
     
    本書的研究內容引導出評估城市形態的重要方法,可以做為都市規劃與重建的參照、評價城市樣貌的具體方式,並且發展出在城市處理視覺形態的方式。


    作者

    凱文‧林區(Kevin Lynch),1918年生於芝加哥,就讀耶魯大學,同時進入萊特的建築事務所學習,1947年畢業於MIT,主修都市規劃。
     
    林區先是在北卡羅來納州擔任都市規劃師,之後任教於麻省理工學院建築學院,長達三十年之久,在都市規劃的領域貢獻良多。他主張透過經驗來研究人是如何感知城市的景觀,並在城市中移動,辨識方向。他在書中探討了城市環境中時間與歷史的存在感、城市空間如何影響孩子、如何利用人對於城市的具體樣貌來做為城市設計的基礎。
     
    除了學術上的成就之外,林區並且實際參與都市設計的規劃,並且與合夥人共同在MIT創立了都市規劃系,並發展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築學院之一。1988年,他的家人,朋友,同事為了紀念他,以他的名義設立了凱文‧林區獎學金,用以獎掖後進和資助建築學院的圖書館。
     


    目錄
     
    推薦序
     
    作者序
     
    第一章 環境的意象
     
    第二章 三個城市
     
    第三章 城市的意象與其元素
     
    第四章 城市形態
     
    第五章 新的尺度
     
    附錄
     
    A 辨向的參考
     
    B 使用方法
     
    C 分析的範例
     
    參考書目
     
    名詞對照
     

    規格說明

    書號:YLR37

    裝訂:平裝

    尺寸:14 × 20 cm

    類別:應用科學類

    分類號:445.1

    頁數:304頁

    重量:455公克

    出版社:遠流出版

    ISBN:9789573274735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