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說:
選用西班牙畫家維拉斯奎斯著名作品〈宮女〉(Las Meninas, 1656)為主視覺,其以透視法呈現的構圖,精巧、複雜而難解,是歷來最多詮釋、分析的名畫,帶給後世無窮的賞析樂趣,也代表藝術的趣味與美不會因時間的流逝消亡,會隨著時代的遞進不斷新生。
──謹以此選圖,獻給所有熱愛藝術的讀者──
學習藝術是沒有止境的,總有新東西要你發掘。我們站在偉大的藝術品前,每次觀感都會不同,好像活生生的人類般不會竭盡,不可預測。──宮布利希,〈導論 藝術與藝術家〉
《藝術的故事》是世界藝術史的最佳入門書,其經典地位無可取代,享譽超過半世紀。
宮布利希教授娓娓道來,清晰闡釋了藝術潮流與藝術概念,讓我們看到藝術史在傳統中不斷重組與變化的過程。當代世界看似與打造金字塔的年代距離遙遠,實則當中有生生不息的傳承。他指出藝術史環環相扣、緊密牽連,彷彿漫流數千年的一條大河,河灘上每一粒細小的沙子,都是歷經淬鍊的結晶,都擁有過去的靈魂,又遙指未來。
《藝術的故事》的書寫風格和架構也迷人而可貴,宮布利希教授以直接、簡潔的語言明晰、銳利地剖析各時代的背景、作品、特色,以及對後世的影響,結合知識、智慧與特殊天分的解說,讓讀者得以自最深層之處明白何以經典為經典、永不褪色。
我們何其幸運,得以透過大師之筆,進入藝術的美好世界。
我們何其幸運,可以搭乘藝術之船,瞻望歷史的新航向。
=====
編著者簡介
宮布利希(E. H. Gombrich)
1909年生於維也納,1936年至英國,任職於倫敦的沃伯格中心(Warburg Institute)。1959年起,擔任倫敦大學古典傳統史教授,1976年退休。他榮獲許多獎章與榮耀,著有《藝術與幻覺》(Art and Illusion: 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Pictorial Representation,1960),《秩序感》(The Sense of Order: 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Decorative Art, 1979)。
譯者簡介
雨云
作家、譯者、畫家,旅居紐西蘭,長期翻譯、譯寫歐美藝術相關文章、著作。
=====
譯序
原序
導論:藝術與藝術家
第一章 奇妙的起源:史前與原始居民;古代美洲
第二章 邁向永恆的藝術: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克里特島
第三章 偉大的覺醒:希臘,西元前七至五世紀
第四章 美的國度:希臘與希臘化的世界,西元前五世紀至西元後一世紀
第五章 世界的征服者:羅馬人、佛教徒、猶太人與基督教徒,西元一至四世紀
第六章 道路岔口:羅馬與拜占庭,五至十三世紀
第七章 望向東方:回教國家、中國,二至十三世紀
第八章 熔爐裡的西方藝術:歐洲,六至十一世紀
第九章 教會即鬥士:十二世紀
第十章 教會即凱旋者:十三世紀
第十一章 朝臣與市民:十四世紀
第十二章 現實的征服:十五世紀初期
第十三章 傳統與革新(一):十五世紀晚期的義大利
第十四章 傳統與革新(二):十五世紀的北方
第十五章 和諧的獲致:他斯卡尼與羅馬,十六世紀早期
第十六章 光線與色彩:威尼斯與義大利北部,十六世紀早期
第十七章 新學識的傳播:日耳曼與尼德蘭,十六世紀早期
第十八章 藝術的危機:歐洲,十六世紀晚期
第十九章 觀察與想像:信奉天主教的歐洲國家,十七世紀前半葉
第二十章 自然之鏡:十七世紀的荷蘭
第二十一章 威力與榮光(一):義大利,十七世紀晚期和十八世紀
第二十二章 威力與榮光(二):法蘭膝、日耳曼與奧地利,十七世紀晚期和十八世紀
第二十三章 理性的時代:英格蘭與法蘭西,十八世紀
第二十四章 傳統的打破:英格蘭、美國與法蘭西,十八世紀晚期和十九世紀早期
第二十五章 永遠的革新:十九世紀
第二十六章 新標準的追求:十九世紀晚期
第二十七章 實驗性的藝術:二十世紀前半葉
第二十八章 一個沒有結尾的故事:現代主義的勝利;不同的氣氛;變化中的過去
藝術圖書註記
年表
地圖
英文插圖目次(按收藏地點排列)
索引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