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火中不沉的奇蹟艦,扭轉一次次生死瞬間
從聯合艦隊到國軍旗艦,歷史穿越戰後時代
直木獎作家描繪的真實海戰記
報導文學筆法重現真實,為倖存者與亡者作見證
這是關於傳說中的不沉驅逐艦的故事。
她幾度穿越九死一生的激烈戰鬥,總是能平安歸來,雖然有人以「會吃掉僚艦」的雪風來稱呼她,但顯見雪風的運氣是獲得基層官兵的認可。
《雪風》以日本海軍陽炎型驅逐艦「雪風」為主角,詳細描繪了這艘被譽為「幸運艦」的艦艇在太平洋戰爭中的歷程。「雪風」從開戰初期就參與了泗水海戰、中途島、索羅門海戰、馬里亞納海戰、雷伊泰灣、大和特攻等幾乎所有重大海戰或行動,從一開始的打雜式護衛任務,到最後被賦予越來越吃重的角色。隨著同單位姐妹艦的凋零,始終留在現場的雪風,逐漸成為作戰的重心。
面對再多的生死交關,「雪風」卻始終奇蹟般倖存返航,成為日本聯合艦隊少數損傷輕微的艦艇。戰後,「雪風」作為賠償艦移交中華民國海軍,改名「丹陽」,成為國軍旗艦繼續服役多年。但倖存的日本老兵,還是心繫老戰友的動向,直到丹陽艦除役解體,舵輪及船錨回歸日本海軍軍官培訓的殿堂——江田島,才總算回到戰友的身邊永存。
豐田穣不以英雄主義粉飾戰爭,而是還原那些在血與火中掙扎求存的基層官兵的親身經歷。他透過採訪倖存官兵、查閱大量日記、資料,呈現「雪風」在戰場上的真實過程。軍事專家肯定本書對陽炎級設計細節與各戰役部署的細膩描繪,視其為研究日軍驅逐艦行動的重要文獻,距離出版超過40年,至今依然是日文戰紀閱讀的不可忽視的文本。
作者簡介 |
豐田 穰(直木賞作家)
小說家、作家,前海軍軍人(最終軍階為海軍中尉)。1920年(大正9年)生於滿洲四平街,在岐阜縣長大。1937年4月入校,1940年8月畢業於日本海軍兵學校(海兵68期)。1941年5月進入霞浦航空隊,為第36期飛行學生(操縱科)。從體格和特性來看,成為了艦上爆擊機(簡稱艦爆)的飛行員,而非戰鬥機飛行員。
1943年4月參加索羅門群島的「伊號作戰」時遭擊墜,於海上漂流一週後成為美軍俘虜。1946年1月返國,進入《中日新聞》社工作。
1973年以作品《長良川》獲得第64屆直木獎。1992年榮獲中日文化獎。
主要著作包括:《日本交響樂》、全20卷的《豐田穣文學/戰記全集》、《世界史中的山本五十六》、《最後的重臣岡田啟介》等,於1994年1月逝世。
譯者簡介 |
鄭天恩
臺大歷史所碩士畢,大隱於市、靜觀紅塵流轉的癡人一枚。曹雪芹與劉姥姥的愛慕者,目前正致力於如何將茄子做出雞肉味的祕訣。譯有:《珍珠港》、《海上霸權》、《東方直布羅陀爭霸戰》、《諾門罕之夏》等。
目錄 |
第一部 神話的誕生
強運艦雪風出動——南太平洋波濤洶湧
莊嚴的海景——激鬥的泗水海域
不屈的海上男兒——擊沉旗艦德魯伊特號
儘管如此仍不辱武名——令人憾恨的中途島
軍艦進行曲響起——年輕少尉的初體驗
第二部 幸運站在我們一邊
鐵底灣的火祭——戰艦比叡號沉沒
隱忍的苦澀之海——惡魔的瓜島快車
悲慘的活祭品——丹皮爾海峽的悲劇
即使如此,雪風仍持續前行——跨過僚艦的屍體
向赫赫武勳致上敬意——「神通號」壯烈的死鬥
「沒什麼好擔心的啦!」——強運、豪傑艦長登場
第三部 在痛苦的海中求生
遺忘的傳統——馬里亞納海戰的敗北
在史上最大海戰中存活下來——充滿悔恨的海上悲劇
第四部 即使如此雪風仍不沉
與「大和號」一同展開特攻——跨越地獄之門
縱使折戟沉沙——再見了,雪風!
驅逐艦小論
規格:平裝 / 568頁 / 14.8 x 21 x 3.5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