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最佳圖書,紐約郵報最佳圖書,亞馬遜冠軍暢銷書
上市首月,空降分類榜前三名!
甘迺迪新聞獎記者,首度揭密全球最神秘毒品帝國!
史上取材難度最高,真相比電影還要離奇!
★
目眩神馳,真實故事,
毒梟竟兼具國家領導人與企業CEO的智慧!
一段由毒品、境外勢力、民族建國夢纏繞向前的進行式史詩!
作者的話
我們所聽到過有關查緝毒品的敘述,多半是從「執法者視角」出發,這是有原因的。那些向記者侃侃描述驚險破案過程的美國緝毒局(Drug Enforcement Administration, DEA)幹員,不僅吹噓自己化身為毒品案件裡的英雄,還可以順勢為緝毒局爭取到更多的預算。
對照之下,毒品走私者就沒大肆張揚的動機了。在這個行業裡,多嘴只會招致禍端,若非入獄,就是更慘的下場。因此,多數毒品戰爭故事聽起來都大同小異─英勇的探員對上邪惡的吸毒者、毒販或販毒集團老大。
在這類千篇一律的敘事體裁裡,故事都只講了一半。
本書既不循舊套路,不預設緝毒局幹員身懷美德,或販毒者生性殘忍,也不刻意反向操作。我大量引用了金三角地區犯罪者的親身敘述,他們之中有些人甚至是冒著丟掉腦袋的危險跟我說話。這些人很少留下縝密的紀錄或小本本,單單就是憑藉著他們的記憶來述說,因此,我必須盡可能透過其他人的證言,交叉印證這些口述歷史;不過在某些情況下,我也只能呈現他們所告訴我的回憶。
我利用警方的紀錄與一些佤族(Wa)儀式的人類學研究,重建了部分場景。美國中央情報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CIA)與緝毒局的官方文件至關重要,有的文件已經解密,有些則是我以「創意」手段取得。為了讓敘述邏輯更加清晰,有時我會合併多次對話,或調整事實揭露的順序。書中多數名字是真名,不過我也隱匿了幾個身分,防止他們遭到黑幫或政府幹員的報復。
以下是我的警告:本書讓鮮少有人聽聞過的觀點浮現出來,而且這些罕見的敘事角度幾乎不曾在本書之外出現過。我想要呈現一個更全面、更真實,而且不流於單調的故事。書中的人物為了榮譽與權力而拚鬥,他們相信自己比敵手更為正義,善與惡只主觀存在於他們的腦袋裡。
最後一點是關於「金三角」(Golden Triangle)這個詞,它其實並沒有正式的定義。我使用「金三角」一詞來描述東南亞的毒品生產中心:它主要位於緬甸境內,並跨入中國、寮國與泰國邊界的多山區域。我們可以稱呼此地為一處「毒梟烏托邦」(Narcotopia):在這裡,毒品是形塑地方商業、政治與日常生活的關鍵力量。金三角支撐起整個以海洛因與冰毒為主體的地區經濟;根據聯合國的說法,這個毒品經濟體可能超越全緬甸的國內生產毛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