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過去.現在.未來

作者: 鮑伯.傑索普
原文作者: Bob Jessop
譯者: 高郁婷, 王志弘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期:2024/05/07
語言:繁體中文
優惠售價
NT$498~549
商品編號: 9786269778973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國家與資本主義的關係是什麼?
    貧富懸殊的民主國家,
    是否將走回威權老路?


      超越教科書式的「國家三要素理論」
      政治社會學、「國家研究」的全新經典

      國家是什麼?國際公約將政府、領土、人口視為構成國家的三個要素,然而這只是最表面的定義,未能深入國家與社會的關係,尤其沒能回答:國家的統治基礎從何而來?

      本書指出,除了傳統的三要素以外,應當也要重視國家的第四個要素──觀念,也就是人們對於身處的社群,其共同利益或普遍意志的想像及認同。於是,作者一方面呼應了葛蘭西的「霸權」概念,指出國家內建了階級偏袒的傾向,會將某些特殊利益佯稱為普遍利益,導致人民甘願接受支配;另一方面,國家也並非只是被動的工具,完全服膺於單一階級的利益,它反倒會取得相對自主性,以自身邏輯來運作。
      
      面對國家現象的高度複雜性,本書避開了西方中心論的盲點,並以歷史與比較的觀點,掌握政治組織從部落、酋邦,到文明帝國、現代國家的演化過程。而對於近幾十年來,全球政經局勢日新月異的變化,也都被納入本書的討論範圍,進而有助於我們瞭解以下問題:

      ◎全球化是否侵蝕了民族國家的主權原則?跨國企業的崛起,是讓國家的干預變多,還是讓它轉換成「小政府」的角色?
      ◎國家為什麼失敗?除了破產、忠誠分裂、代表性不足,「失敗國家」還有哪些面向?此外,為什麼某些地區的政府常被貼上「流氓國家」(rogue state)的標籤?
      ◎資本主義與自由民主的結合,是必然還是偶然?當今各國頻繁進入「緊急例外狀態」的趨勢,是否意味著民主國家的行政權,也日漸壓縮了立法與司法權?

      身在地緣政治前沿的島嶼,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瞭解,「國家機器」如何運作,而國際政治又將何去何從。

    規格說明
    • 叢書系列:SOC 社會學系列
    • 規格:平裝 / 456頁 / 14.8 x 21 x 2.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