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堅持」和「奮戰到底」。
你隨時可以重新開始!
看似「後退」,其實是「向前」的人生放棄美學
正確的判斷建立在「正確的放棄」,
無法放棄,就只能困在原地,難以向前推進。
一旦陷入怎麼做都不順利的窘境,
不妨想想應該放棄什麼,或許就會因為選擇放棄而得到救贖。
人生在世,就是必須不斷地選擇「要放棄什麼」。
保持柔軟思考、客觀地掌握現況,必要時果斷放棄,
才能削除多餘的成分、看見事物的本質,
拓展出更多的路,朝著合理、有利的方向邁進。
「要如何放棄?究竟該努力到什麼程度?就這樣放手沒關係嗎?」
獻給所有正抱持著這些疑惑的人——
停止對未來的過度想像,才能掌握住當下最有益的一切。
有時候,放棄不是向夢想道別,而是實現成功的關鍵。
任誰都會脫口而出「別放棄!加油啊!」這種激勵人心的話語,
但「放棄」真有那麼糟嗎?
只要能說服自己,判斷放棄有其意義,那最好還是放棄吧!
所以叫別人「千萬不要放棄」,不是很沒道理嗎?
許多人掛在嘴邊的「放棄」,往往只是捨掉祈願、憧憬,也就是放棄「想」這件事,
然而「放棄」的真意,是指「放下已經著手執行、或是詳盡思量過的事」,
若沒有實質計畫、付諸行動,根本稱不上是「放棄」。
反骨生活思考家森博嗣,以自己對「放棄」的理解與實踐出發,
藉由【放棄與夢想之間的關連】、【為何「無法放棄」的煩惱】、【放棄的對象、方法與時機】、【放棄後要如何改變】、【不對他人有所期待的生存之道】等視角,
引導你全盤思考工作與人生,為自己做出有效的取捨、體會放棄的價值——
●「別想著失敗」是錯誤的教導;「不斷放棄,才能實現夢想」反而更貼近現實。
● 比起努力不懈,成功更是由一連串的「放棄」構築而成。
● 對於放棄的煩惱,往往不是「想放棄」,而是「無法放棄」,也就是有所眷戀、懷抱期待。
● 事前做好放棄的準備、模擬失敗時的心情,可以減少事後懊惱、後悔的機會。
● 什麼都還沒嘗試,就「覺得自己做不到」,是最沒有意義的「放棄」。
● 「不放棄」的頑固姿態,有時其實是「不願思考」的藉口。
為了實現夢想,必須有某種程度的「放棄」,
當然也會有絕對不能讓步的事物,釐清其中差異、做出理性決定,
你會更有能力守護重要的事物,同時提高達成目標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