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言語行事(二版)

作者: J. L. 奧斯汀 (John Langshaw Austin)
譯者: 張雅婷, 邱振訓
出版社:暖暖書屋
出版日期:2023/07/25
暖暖書屋
優惠售價
NT$356~392
商品編號: 9786269751716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J. L. 奧斯汀:語言分析哲學的重要代表人物、言語行為理論的創始人
      「我願意」、「我打賭」、「我發誓」、「我命名」……
      我們如何以話語來行事?說出一句話就是做出一個行動。

      何謂「行事語句」:說話就是行動本身,說某些話就是做某些事。
      例如:
      ◎在婚禮上說出「我願意」。
      ◎在船頭擊碎酒瓶時說出「我將這艘船命名為伊莉莎白皇后號」。
      ◎在立遺囑時說出「我把我的手錶遺贈給我的兄弟」。
      ◎我跟你賭六便士明天會下雨。

      奧斯汀的言語行為理論,簡言之就是「說話即為行動本身」,他是這個理論的首創者,對後來語言哲學的發展極具影響。他把過去哲學家只注重語言的陳述性功能和語句結構的研究,轉為注意到言語行為的展現、意義和話語說出時的整體情境。

      當我們做出一個言語行為時,我們是在言說;但要精確的說,我們此時是以什麼方式在言說呢?因為言語的功能以及我們使用言語的方式非常多,在某個意涵下,我們的行為會有極大的差異:是提出勸告、或只是建議、下命令、做嚴格的承諾,還是在宣布一個含糊的意圖?這些都會有極大的不同。

      他依據不同的言語行動而分為三類:第一,「言語行為」(locutionary act),以特定的意涵和指涉說出某個語句,大約是傳統意涵下的「意義」。第二,「發話行為」(illocutionary act),像是告知、命令、警告、許諾之類,具有某種約定成俗力道的話語。第三,「語導行為」(perlocutionary act),藉由說出某些話而引起或達到效果的行為,像是說服、勸服、威嚇、或是令人驚訝或誤導。

      他的理論甚至影響到後續的語用學、文學、應用語言學、社會語言學,以及法哲學、倫理語言等各領域的研究發展。

    本書特色

      ◎語言分析哲學的經典作品
      ◎全新中文譯本
      ◎楊金穆(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專文導讀

    好評推薦

      ◆非常值得一讀……此處所選的作品是我們這個時代英國最敏銳而獨創的頭腦之一……牛津大學哲學家,尤其是奧斯汀的神話,這本新書把日常語言用法的細節一次徹底地解析考察。──《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奧斯汀對於英語的微妙之處有非常敏銳的辨別力,並且在一種特定的語言情境中,對某種表達而非另一種表達的恰當性極為敏銳。閱讀他的書不僅是一種樂趣,同時也能學習更多有關英語及其正確使用的嶄新著眼點。──《馬薩諸塞州評論》(The Massachusetts Review)

    規格說明
    • 規格:平裝 / 312頁 / 14.8 x 21 x 1.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二版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