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統治地方:唐宋地方治理文化打造史

作者: 盧建榮
出版社:暖暖書屋
出版日期:2022/03/10
定價:450元
ISBN:9786269539734
暖暖書屋
優惠售價
NT$356~393
商品編號: 9786269539734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內容簡介

    唐宋時期的地方治理究竟如何?
    中央政治權力滲透到地方,到底是鞭長莫及?抑或如臂使指?

    「地頭蛇小傳統」遇上「強龍大傳統」,如何研判誰在統治地方?
    是國家派任的流官到地方主政?
    還是地方勢力與官衙世吏相互勾結在把持地方?


      中國氣候水文和物產,在中古以前已然定型,糧作耕耘仰賴太平洋西南季風帶進的雨水,沿著秦嶺由西往東,降雨量逐次增多。雨量過多,會造成洪澇為害,過少或不雨,則旱災必作,隨之是蝗災。唐宋帝國為穩定糧食充分供應,多以糧倉儲米以濟不時之需。這是以儲糧制和義倉制來因應降雨的不確定性。附帶的因應措施有二:其一,藉祠廟祈雨儀式呼求老天降雨,其二,興作陂塘隄堰蓄水和防洪。

      祈雨倘若有成,地方官馬上面臨蓋廟酬神的壓力。修廟/蓋廟或是修建陂塘和隄堰,乃一縣之大事,屬於公共工程性質,需要募資和糾集工役,工程本身會連帶牽動到官民之間,以及居民之間的利益之分配。這是測試地方官和地方勢力互動的試金石,會再現於一方碑石所刻的記文中。工程操控權誰屬,似乎決定了地方官與地方勢力追逐公共權力途上誰居上手。

      本書提供八至十世紀唐帝國華南地方政治/文化經驗,以及宋帝國十至十一世紀不分南北的地方政治/文化經驗。使用「廟/祠記」、「德政/遺愛碑文」、「循吏傳記」和「牧守行為集錄」四種文本史料,解答中國地方治理文化基因設置,與地方實際政情之間錯縱複雜的關係。

      本書封面說明
      ◎封面圖片:「解州關帝廟」,中國最大的關帝廟,位於山西運城市解州鎮,是關公故鄉。創建於隋開皇九年(589),宋元至明清不斷重修或重建,現今建築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大火後重建。供奉關帝神龕的崇寧殿,懸掛「神勇」巨匾,由清朝乾隆皇帝欽定。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盧建榮


      現任《社會∕文化史集刊》(新高地)主編,曾任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也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立台北大學以及佛光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

      作者是台灣僅見全方位思維的史家,古今中外史蹟皆其獵場,長年提倡「敘述史學」與「新文化史」,將多項獨到研究成果,改寫成平易故事版本與讀者分享。1990年代起,大量引介西方新文化史學巨作(麥田出版叢書),膾炙人口,引領兩岸年輕世代開創史學新風。

      盧氏早期敘述史著作《曹操》出版於1980年;《入侵台灣》獲2000年「中央日報」十大本土創作獎;2003年《台灣後殖民國族認同》獲書評家晏山農許為台灣史界勇於挑戰當權第一人;《咆哮彭城:淮上軍民抗爭史》2014年獲北京權威書評專欄4顆星獎。

      其他重要著作:《鐵面急先鋒:中國司法獨立血淚史》(2004)、《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2006)、《陳寅恪學術遺產再評價》(2010)、《白居易、歐陽修與王安石的未竟志業:唐宋新聞傳播史》(2013)、《唐宋私人生活史》(2014)、《沒有歷史的人:中晚唐的河北人抗爭史》(2020)、《唐宋吃喝玩樂文化史:園林遊憩、飯館餞別與牡丹花會》(2020)、《明清閨閣危機與節烈打造》(2020)、《聚斂的迷思:唐代財經技術官僚雛形的出現與文化政治》(2021)、《中國中古的社會與國家》(2021)、《雙標余英時:浮華教主與徒眾》(2021)、《余英時與台灣學術貴族制五十年》(2021)等書。

     

    目錄

    代自序:托克維爾半路殺出
    導論

    實情篇 地方社會刁鑽

    第一章 南方書寫下的地方勢盛

    一、循吏書寫文本的南方
    二、他者書寫文本的南方
    三、在地/自身觀點的南方尚鬼書寫

    第二章 施雨神碑中地頭蛇小傳統vs.強龍大傳統
    一、求雨神祇形形色色
    二、有龍王廟、或陰司水神廟對大傳統的衝擊
    三、有解旱神力道教神祇對大傳統的衝擊
    四、旱災祈雨與泰山后土信仰背後為大傳統張目

    第三章 國家文化出擊與地方抵抗
    一、孔廟:對治淫祠的神器?
    二、興孔途上淫祠猖
    三、先賢祠:地方文教與文化資源的援用
    四、女神廟問題

    第四章 地方公共權力的官民拔河賽
    一、話語權在私廟的文本分析
    二、話語權在官廟的文本分析

    理想篇 治理短板浮現

    第五章 史官建構的地方治理極致景致

    一、兩《唐書》循吏立傳取捨的同異
    二、宋依唐循吏傳的四大指標行為書寫
    三、比較漢唐循吏指標內容生變的意義
    四、《舊唐書.循吏列傳》只補本章論述框架一例
    五、唐修前朝八史的循吏製作

    第六章 館臣打造的地方官正面形象
    一、教化欄內唐名臣
    二、教化欄內魏隋間名臣
    三、能政欄內魏至唐名臣
    四、興利、勸課欄內魏至唐名臣
    五、仁惠欄內魏至唐名臣

    第七章 地方官紀功碑上銘刻的治理話語
    一、神道設教的「循吏」模本的再生產
    二、獨沽一味的循吏樣板
    三、教化、技術合冶的循吏樣態

    結論
    參考文獻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